A. |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
B. | 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新物种三倍体西瓜 | |
C. | 陆生生物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了 | |
D. | 长期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使抗药性增强 |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三倍体西瓜不育,不能称之为新物种,B错误;
C、陆生生物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了,C正确;
D、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本身就存在,长期滥用抗生素只是选择了抗药性细菌,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细菌的抗药性是自身变异的结果,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对细菌加以选择,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
B. | 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
C. | 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加快物质循环 | |
D. | 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 B. | 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 ||
C. | 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D. | 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 |
B. | 该DNA分子进行第二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 |
C. | 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 |
D. | 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是4200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真核生物有了对转录初级产物进行加工和修怖的机会 | |
B. | 真核生物对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度更精细 | |
C. | 核膜的出现使细胞代谢更加有序 | |
D.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差异化主要在翻译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像①②③④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
B.若④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观察的细胞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不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图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的是①
D.图像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第五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c.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分子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实验预测:
(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_______带和一条________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
(2)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
(3)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________和_______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半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Ⅱ不能分出___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___,同时确定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