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新物种三倍体西瓜
C.陆生生物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了
D.长期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使抗药性增强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三倍体西瓜不育,不能称之为新物种,B错误;
C、陆生生物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了,C正确;
D、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本身就存在,长期滥用抗生素只是选择了抗药性细菌,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细菌的抗药性是自身变异的结果,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对细菌加以选择,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人工湿地技术是指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加快物质循环
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物种入侵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C.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该DNA分子进行第二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是4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生物进化的进程中,核膜的出现使得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而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下进行的,对此现象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有了对转录初级产物进行加工和修怖的机会
B.真核生物对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度更精细
C.核膜的出现使细胞代谢更加有序
D.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差异化主要在翻译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所示表示某DNA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a(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b、c(填字母).
(2)a、b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b过程中参与配对的碱基有5种,c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箭头表示).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哪条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2所示.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的高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分析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质C(双链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翻译的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植物B.一片草地中的全部虫子
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D.一个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像①②③④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

B.若④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观察的细胞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不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图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的是①

D.图像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第五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c.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分子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实验预测:

(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代Ⅰ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_______带和一条________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

(2)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

(3)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________和_______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半保留复制;如果子代Ⅱ不能分出___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___,同时确定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