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

B. 曲线ab段下降是因为部分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 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力降低有关

D. 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故A正确;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消灭,故B正确;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力降低有关,C正确;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重组的结果,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以下是其机理的简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即调节均可以对免疫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
(2)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通过信息分子,如(最少两项)等,在体液中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信息交流,途径二: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是通过实现信息交流.
(4)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 35S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该实验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 。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离心,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 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离心,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肽链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还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

C胰岛素的分泌是通过囊泡移动到细胞膜直接融合释放完成的,不耗能量

D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相关的膜的组成成分与结构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参考图Ⅰ、Ⅱ、Ⅲ回答问题:
(1)第一小组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 图Ⅰ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株.
(2)第二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鲤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带标记有10尾,估算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有尾,在调查中如果标记物脱落,测量值应该比实际值偏
(3)若图Ⅱ表示该种鲤鱼迁入新的环境后,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Ⅲ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因为在此水平
(5)在t2时期后,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中,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为了进一步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Ⅲ: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分裂旺盛。

实验Ⅳ: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实验可以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

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3)实验Ⅲ的设计是否严密?若不严密,应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