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大肠杆菌与蓝藻 | B. | 酵母菌与病毒 | ||
C. |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 D. | 大肠杆菌与病毒 |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更没有细胞器、没有染色体,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常考的生物:
①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②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③常考的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 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蓝藻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A错误;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C错误;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明确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叶肉细胞中无线粒体 | B. | 植物叶肉细胞有细胞壁不便染色 | ||
C. | 叶绿体和染色后的线粒体颜色相近 | D. | 动物细胞内线粒体大,易于观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的跨膜运输都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有关 | |
B. |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 |
C. |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 |
D. | 蛋白质的功能与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有关,也与空间结构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来增加产热 | |
B. | 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 |
C. | 寒冷环境中产热增多,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 |
D. | 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产热速率往往大于散热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下丘脑分泌TSH,垂体分泌TRH | |
B. |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时,又反过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分泌,说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正反馈调节 | |
C. | 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催化体内细胞代谢加快,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 |
D. |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 间 | 前测 | X溶液浓度(μg•ml-1) | |||
乙(10) | 丙(5) | 丁(0.5) | 戊(0) | ||
0h | 1.甲 | -- | -- | -- | -- |
24h | -- | 2.乙+24h | 3.丙+24h | 4.丁+24h | 5.戊+24h |
48h | -- | 6.乙+48h | 7.丙+48h | 8.丁+48h | 9.戊+48h |
72h | -- | 10.乙+72h | 11.丙+72h | 12.丁+72h | 13.戊+7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抗原 | |
B. | 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 | |
C. | 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在咬伤前不能合成相应的抗体 | |
D. | 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彼此容易分开 | |
B. | 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 |
C. | 用清水漂洗约10min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便于观察 | |
D. | 制片时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细胞通过C方式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达到延长细胞的寿命 | |
B. | 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有: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蛋白质与膜蛋白结合 | |
C. | 若人工破坏溶酶体膜可阻断细胞自噬进程,受损的物质和细胞器会在细胞中积累 | |
D. | 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 | |
E. | 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