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在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中,克里克发现由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之后,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取四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分别加人一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
①实验中去除DNA的目的是
去除信使RNA的目的是
②本实验的结论是
(2)科学家根据分裂间期细胞的代谢情况,将它分为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和DNA合成后期(G2)。
①有实验表明,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G1和G2期的细胞质中mRNA含量较高,可以推测,此时功能活跃的非膜性细胞器是 ;而分裂期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②该实验中测定mRNA含量变化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3)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的温度为250C,将其幼虫在350C -370C的温度下培养,则得到残翅果蝇。
①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生物体内某些生化反应。
②正常温度下,这些残翅果蝇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其原因是
。
③据此可以看出,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是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
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
一种动 物。请据图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的优点是 。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条常染色体,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对 条染色体
进行测序。?
(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 。?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 ;?
②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能在人和禽类之间传播的RNA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囊膜上存在一种具有识别作用的特异糖蛋白(A)。科学研究者对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后获得了糖蛋白A的有关基因,并试图运用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技术大量生产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疫苗”。试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对禽流感病毒的“基因测序”时的主要工作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糖蛋白A相关基因生产基因疫苗的过程如下:
试回答:
①上述过程图中属于基因工程范畴的操作是________,基因工程技术的明显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现过程①除需要病毒基因作为模板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工程菌”需要扩大培养以获得更多菌种用于生产,在扩大培养过程中一般采用通气培养,选择这种培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酵过程是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注意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条件,以获得稳定的产量,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________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取自花盆中的土壤、烧杯、厚纱布、蒸馏水、搅棒、试管、淀粉糊、斐林试剂、碘液、量筒、酒精灯等。请你以“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为课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一)给实验作出假设: 。
(三)该实验的原理是:
(1) ;
(2) ;
(3) 。
(四)实验步骤:
(1)制备土壤浸出液:将取自花盆的土壤放入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来,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作实验组,在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作对照组。
(3)在室温下放置若干天后,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1 A2,各加入A烧杯中溶液10mL,另取两支试管编号为B1 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10mL。
(4)在A1 B1中分别加入等量碘液,A2 B2分别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
(5)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五)结果预测及结论
第一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 第二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 第二种可能结果及结论 | |
A1 | 变蓝 | 不变蓝 |
|
B1 | 变蓝 | 变蓝 |
|
A2 | 砖红色 | 砖红色 |
|
B2 | 呈蓝色(无砖红色) | 呈蓝色(无砖红色) |
|
结论 |
|
| 土壤浸出液没有将淀粉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来源:学科网ZXXK]
实验原理: 。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材料用具:活的小白鼠胚胎、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甲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乙溶液、蒸馏水、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照片。
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 3个洁净的培养瓶,分别放入 ;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C瓶中加入 ,摇匀;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3个培养瓶,用 处理。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滴加 进行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为清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同时期高倍显微照片进行对比,统计并计算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 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QB=12.5%,
Qc=0.1%,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 。
②在实验中,C培养瓶起 作用,C瓶的Q值说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省齐河县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来源:ZXXK]
实验原理: 。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材料用具:活的小白鼠胚胎、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甲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乙溶液、蒸馏水、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照片。
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 3个洁净的培养瓶,分别放入 ;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C瓶中加入 ,摇匀;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3个培养瓶,用 处理。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滴加 进行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为清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同时期高倍显微照片进行对比,统计并计算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 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QB=12.5%,
Qc=0.1%,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 。
②在实验中,C培养瓶起 作用,C瓶的Q值说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