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图1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简图,其中英文大写字母与甲、乙分别表示物质成分,e为电子,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图2中曲线a是自然状态下一个密闭温室中一天的CO2含量变化曲线,假定温室中温度恒定.据图回答:

(1)图1中,膜的上方为叶绿体基质(结构名称).请写出膜上E生成F的反应式NADP++H++e-→NADPH(酶不做要求).
(2)当某种环境因素X减弱时,B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过程②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同时大多数酶的活性并未受影响;当减低环境因素Y时,过程②的酶与绝大多数酶的活性均降低.因此,可以推断影响过程②催化酶的因素X、Y分别可能是光照强度、温度.
(3)图2中,曲线a的BC段CO2含量降低的原因是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曲线b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采取某种措施后形成的,该措施是补充光照.
有人在曲线b的D点(20时)后继续维持上述措施谋求更大产量,但是CO2含量的变化却如曲线c,形成EF段的主要原因是CO2含量太低.假定某个活的离体叶肉细胞处于EF时期,请你推测该细胞溶胶中CO2的浓度等于
(大于/等于/小于)图中24时温室中的CO2浓度.

分析 据图1分析:膜上发生的是光反应,膜上发生的是暗反应.根据光合作用中的各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可判断图中各个物质.又根据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分等等因素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判断出题中有关的影响因素.
图2表示一个密闭温室中一天的CO2含量变化曲线,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则有有机物的积累.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图1是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发生场所是叶绿体.根据图中的水的参与反应和光被吸收可判断该膜上发生光反应,则该膜是类囊体薄膜.膜上方进行的是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膜上E为NADP+,F为NADPH,E生成F的反应式为:NADP++H++e-→NADPH.
(2)B是[H],是光反应的产物.当某种环境因素X减弱时,[H]浓度明显下降,则环境因素X为光照强度.暗反应与光没有关系,影响该过程酶的活性因素为温度.
(3)曲线a的B点处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C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曲线b是在17时到20时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植物应该还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采取的措施可能是补充光照.形成EF段的主要原因是CO2含量太低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离体叶肉细胞处于EF时期,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所以该细胞质基质中CO2的浓度等于图中24时温室中的CO2浓度.
故答案为:
(1)叶绿体基质     NADP++H++e-→NADPH (酶不做要求)
(2)光照强度、温度
(3)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补充光照     CO2含量太低    等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生理过程是理解与运用即提高识图判断和分析能力,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肠上皮细胞(染色体数为12)分裂周期如下图(G1、S、G2为分裂间期,S为DNA复制期,M为分裂期)用带放射性的胸苷(DNA合成的原料)培养此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再换无放射性培养液定期检测。若加入过量胸苷,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B.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比例最大,用时7.9h

C.处于该细胞周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12→24→12

D.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是(  )
A.CD段B.DE段C.EF段D.FG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公顷(1公顷=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和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标记数/只
初捕3232
重捕324
①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128只/公顷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高(高∕低)
(2)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一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二中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B.
②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食物和空间不足、捕食者数量增加(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增长型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frac{K}{2}$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A.葡萄糖B.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D.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实验图解,请分析实验结果(【】内填写①或者②)

(1)装置C中产生含碳有机物,是由于在装置A中结构【】进行了光反应反应,为在结构【】中进行的暗反应反应提供了[H]和ATP等物质的缘故.
(2)装置B中不能产生含14C的有机物,主要是结构①中缺少叶绿体基质.
(3)此实验说明进行光合作用完整单位是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一定含有羧基
C.人体剧烈运动时,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值大于1,说明二氧化碳既能在线粒体中产生,也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D.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二氧化碳,可检测到有氧气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蛋白质多样性原因之一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图中氨基酸间的“-”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