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该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诱变处理的突变的类型是隐性突变,或是隐性致死突变(胚胎期致死),还是无效突变(仍保持原有性状),可以用野生型的雌性该该果蝇进行交配,看子代表现型进行判断.
解答 解:(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见基因突变的本质是核酸分子核苷酸序列改变(DNA分子碱基序列改变).
(2)用野生型的雌性该该果蝇进行交配,看子代表现型.杂交过程如图:
如果F2中野生型占$\frac{3}{4}$,说明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如果F2中全是野生型,说明是无义突变;如果F2中雌:雄=2:1,说明发生的突变致死.
故答案为:
(1)核酸分子核苷酸序列改变(DNA分子碱基序列改变)
(2)如图:
若F2中野生型占$\frac{3}{4}$(或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则说明发生了隐性突变
若F2中全为野生型,则说明发生无义突变
若F2中雌:雄=2:1,则说明发生了隐性致死突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伴性遗传及遗传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 |
B. | 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
C. | 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
D. | 果脯在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是颤藻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
B. | 颤藻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
C. | 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
D. | 颤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①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 |
B. |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 |
C. | ③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 |
D. | ④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④⑤ | C. | ④⑤⑥ | D. | 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A. | 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 |
B. | 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 |
C. | ①②组实验中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无关变量 | |
D. | 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 |
B. | A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 |
C. | A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 |
D. | B、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