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将新鲜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

Ⅰ.在30 ℃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各实验组均在30 ℃的恒定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在相同时间内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4)曲线a是实验________(填“Ⅰ”或“Ⅱ”)的结果.

(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基本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pH 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 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

【解析】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结合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根据题文信息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pH,分别是3、5、6、7,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因此该实验的因变量是酶促反应的速率(酶活性),产物是氧气,因此因变量可以用单位时间的氧气产生速率(产生相同的氧气需要的时间)或过氧化氢的剩余量(消耗量)作为指标

(1) 该题自变量是不同pH值,因变量为酶活性,所以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 根据题干中“pH分别为3、5、7、9”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pH 。

(3) 从实验现象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可判断30 ℃为该过氧化氢酶的相对适宜温度各实验组均在30 ℃的恒定温度下进行是为了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实验Ⅱ是将以上实验的酶数量减半,而其余不变,因此酶促反应速度有所降低,过氧化氢含量减少的速率低些,但是不改变酶促反应的适宜pH,a曲线在相同时间情况下,底物剩余量最多,说明酶量更少因此曲线a是实验Ⅱ的结果,曲线b是实验Ⅰ的结果。

(5)曲线a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基本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会由于浓度的不同而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类物质是()
A.酶、雄性激素、抗体
B.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
C.雄性激素、载体、酶
D.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雌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

B. 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 ③到④的过程中,每次接种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 图中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基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红梨醋饮属于绿色健康饮品,其制作流程如图:

请回答:

(1)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_与发酵产物反应,检测①过程是否成功。

(2)①过程涉及的微生物与②过程涉及的微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3)对②过程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时,常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4次,至少需要灼烧划线工具______次。这种接种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为检测生产用水水源地的大肠杆菌含量,每次将200ml水样过滤后,取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重复三次。将3个平板培养24h后挑选______色的菌落进行计数。平板上目的菌菌落数分别为130、121和109,据此可计算出每升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为______个。若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结果会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__________,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

(2)图中物质b__________,在同一个叶肉细胞中,过程④产生的b__________(能/不能)用于过程②。

(3)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写出上述的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移的途径:光能→__________→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①和②过程的产物中,最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__________

(5)当光照不变,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6)上述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写序号);其重要意义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合图示含义的是( )

A. 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 该酶的最适pH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

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

3)一般认为,C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常用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主要依据是

A.细胞容易获取

B.细胞体积较大,可获得较多细胞膜

C.细胞膜容易用镊子剥下来

D.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