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
2、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3、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如帕金森综合症.还可培育出人造器官,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解答 解:(1)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在贴壁生长至铺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
(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冲卵;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培养到一定时期再通过体外受精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分离培养获得.iPS与ES细胞在功能上都具有发育全能性,因此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这种技术称为治疗性克隆.
故答案为:
(1)原代培养 接触抑制
(2)冲卵(或冲胚) 体外受精(或核移植)
(3)内细胞团 诱导分化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和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及条件;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及意义;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掌握胚胎干细胞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步骤 | A组 | B组 | ||||
① | 1号 试管 | 2号 试管 | 3号 试管 | 1号 试管 | 2号 试管 | 3号 试管 |
? | 等量缓 冲溶液 | 等量 血浆 | ? | 等量缓 冲溶液 | 等量 血浆 | |
② | 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 ? | ||||
③ | 记录结果 | 记录结果 | ||||
预测结果 | ? | ? | ||||
结论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
苹果提取液 | 2mL | |||
雪梨提取液 | 2mL | |||
白菜提取液 | 2mL | |||
蒸馏水 | 2mL | |||
斐林试剂 | 1mL | 1mL | 1mL | 1mL |
水浴加热 | 砖红色很深 | 砖红色深 | 砖红色较浅 | 无砖红色 |
A. | 苹果组织细胞中含还原糖较高 | B. | 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 | ||
C. | 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 | D. | 试管1~3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T4噬菌体 | B.烟草叶肉细胞 | C.烟草花叶病毒 | D.豌豆根毛细胞 | |
碱基 | 5种 | 8种 | 4种 | 5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2种 | 2种 |
A. | T4噬菌体 | B. | 烟草叶肉细胞 | C. | 烟草花叶病毒 | D. | 豌豆根毛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 |
B. | ATP的合成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 |
C. |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以产生ATP,并用于物质的运输、细胞的分裂等各种生命活动 | |
D. | 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 | B. | ④⑤ | C. | ①②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 |
B. | 同一种群的K值是可以改变的 | |
C. | $\frac{K}{2}$值之后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 |
D. | 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