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来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小
B.在生产过程中,须严格控制好pH、温度、溶解氧等环境因素
C.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阀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由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活性不会降低,此反应柱可持续用于生产

分析 1、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
a、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
b、制备固定化酶:目前,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等.吸附法的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且条件温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交联法是利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与载体之间的交联,在酶和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从而得到三维的交联网架结构;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能固化的载体中.
c、应用:固定化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医院、工业等方面.例如,固定化酶在新型青霉素的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2、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一种一系列酶
制作方法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吸附法、包埋法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作简便

解答 解:A、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大,A错误;
B、酶的活性受pH、温度的影响,但不受溶解氧的影响,B错误;
C、反应过程中可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C正确;
D、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多次重复使用,但一定时间后酶的活性也会降低,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固定化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固定化技术,能正确判断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所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β-酪蛋白是人乳酪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人体所需氨基酸的主要来源.为培育转基因山羊以生产人β-酪蛋白.其流程图如图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人β-酪蛋白基因的途径有人cDNA文库中获得、PCR.
(2)如图2所示表达载体中,a~e均指酶切位点,则过程①应将人β-酪蛋白基因插入a~e所示的c位点.若将目的基因插入a所示的位点,则目的基因能否表达?不能,为什么?转录的启动子被破坏(目的基因不能表达).
(3)过程②所运用技术是胚胎移植,操作时应选择囊胚或原肠胚时期的早期胚胎.
(4)若使人β-酪蛋白的转基因山羊较快速地扩大转基因山羊群,过程③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种深海乌贼视觉仅能侦测紫外光,且其视神经受到光的激发后产生动作电位.请回答问题:
(1)视神经参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视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若将这种乌贼的眼球及其视神经取出,将视神经细胞置于正常海水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适宜的光照刺激,则出现一个动作电位,此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填“高于”或“低于”)膜内.若将视神经细胞置于低Na+海水中,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则与正常海水相比,其值不变.
(3)若将这种乌贼的眼球及其视神经取出,置于黑暗中,把少量放射性K+注入视神经细胞内,然后置于正常海水中进行实验.照光后,发现正常海水出现放射性物质.其主要原因是视神经兴奋后再形成静息电位时,K+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将无法形成核糖体
B.细胞中既能产生ATP又能产生[H]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等细胞结构中都能产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普通小麦和玉米都是常见的农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6n=42),则其单倍体细胞中含有21条染色体,其单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将普通小麦与黑麦(2n=14)杂交得到小黑麦,小黑麦也是高度不育的,这说明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若让小黑麦可育,可采取的措施为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黑麦幼苗(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组加倍.
(2)玉米为二倍体植物(2n=20),个别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19条,这种植株称为单体,玉米单体
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9个四分体.这种单体植株是由于正常配子与染色体数为9条的异常配子结合发育形成的,请分析这种异常配子形成的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卵)母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第二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某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2)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控制培养液的浓度,浓度过高则会导致酵母菌失水过多死亡.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后,须待观察到压力表指针回到零时,才能打开放气阀以释放锅内余气,最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
(3)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代谢旺盛,增殖快.
(4)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转速230r•min-1,接种量1.0mL、转速230r•min-1,接种量1.5mL.
(5)图2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方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得到的结果,其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曲线乙,依据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计数活的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会将死细胞一起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吲哚乙酸,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两重性特点.
(2)结合c、d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
(3)赤霉素能够促进茎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生长素的产生,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5)某研究小组想知道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根,编号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三组插条基部分别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细胞分裂素溶液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溶液处理相同的时间,丁组不做处理.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统计每组插条的平均生根数.
①该实验中每组选取10根插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偶然性误差.
②该实验设计丁组的目的是空白对照.
③若出现甲乙丙三组插条生根数均多于丁组,且丙组多于甲乙两组结果,则说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等六校教研会高三上一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 1的 A基因频率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 ;种群 2 的 A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50% C.42%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