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转录是从基因的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结束,并非整个DNA的开头到结尾,A项错误。DNA的两条链只会有一条链作为模板链,B项错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是以DNA为模板,分别进行复制和转录,结合位点都在DNA上,C项错误。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得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发生变化,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的基因转录产物内部结构中有TSS(转录起始位点)、TTS(转录终止位点)、STC(起始密码子)、SPC(终止密码子),它们在转录产物内部的正确排序是

A.TSS——STC——SPC ——TTS

B.TSS——STC——TTS ——SPC

C.STC——TSS——TTS ——SPC

D.STC——SPC—— TSS ——TT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三11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 ;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 。

(2)基因b由基因B突变形成,基因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 条染色体。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 种;一对“红脸猕猴”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和“白脸猕猴”,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 雄性个体的概率是 。

(4)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接近于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Ⅲ.若子代 ,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毕业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毕业班调研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 6分)

I.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下表所示。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簿,箭头为在炎热夏季中午时,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在较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表分析,若X代表O2,那么在l 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_______mL,若X代表CO2,其它条件不变,请画出容器内CO2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____。

II.为了研究水草的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0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研究人员设计了图乙装置所示的实验。试管中放入相同的水草和等量的0.5%BTB溶液(BTB溶液是酸碱指示剂,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

(l)一段时间后,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2号、5号试管内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用荧光灯比白炽灯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乙是某种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中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_阶段。

(2)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其中①和②是一对_______________,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阶段。

(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③和④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确,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丁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并标明y1与y2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消耗能量

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温度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遗传问题:

Ⅰ.豌豆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

⑴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⑵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

Ⅱ.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3)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4)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具体发生在 时期。

(6)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

预期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