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结构中,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性结构有(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中心体 ⑥染色体 ⑦核膜 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⑦⑧ D.①②③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有关体液和细胞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比,可说明体液免疫比细胞免疫更重要
B.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
C.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D.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
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今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埃博拉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C.若反复感染该病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番茄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水果。利用基因型为MmNn的番茄进行长期培育可得到一些新类型。下列有关番茄变异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才能决定番茄的进化方向
B.若番茄种群中基因型为MM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M基因频率也增加
C.该番茄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四倍体与之相比,某些蛋白质会表达得更多
D.该番茄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的单倍体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A属于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 ]________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3)图B中的②是_______,其在B细胞中参与_______的形成。
(4)图A中储存能量的糖是_______,可在图B中存在的二糖是___________。
(5)图A中的②是_________,它是细胞进行_______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根后,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 )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个由4条肽链共28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是
A.31432 B.31486 C.31378 D.363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