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有关人体内B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
C.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D.B淋巴细胞若因某些理化因素导致膜结构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

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其它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解答 解:A、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细胞分化,但是分化产生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变化,A正确;
B、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B正确;
C、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
D、B淋巴细胞若因某些理化因素导致膜结构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谁?产生Ⅲ-9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
A.Ⅰ-1,Ⅲ-9的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Ⅰ-2,Ⅲ-9的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Ⅰ-2,Ⅲ-9的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D.Ⅰ-4,Ⅲ-9的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因素可诱导某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B.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不一定改变,但生物的性状一定改变
C.自然界中所有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来源都是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往往对个体的生存是不利的,所以会阻止生物的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A图细胞取自富营养化的河水,B图细胞是某种衣藻,C图细胞取自某哺乳动物的血液,请回答:

(1)A图细胞不同于B图细胞的显著结构特点是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C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
(2)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用14C标记的14CO2,供衣藻进行光合作用,14CO2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3)化学物质X能抑制某种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该种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甲组)和缺硫培养液(乙组),在特定条件培养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乙组>甲组,说明缺硫对衣藻产氢有促进作用.
为探究化学物质X、缺硫两种因素对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添加化学物质X的完全培养液和添加化学物质X的缺硫培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分析图,回答问题.
(1)若细胞B为胰岛B细胞,则物质A为血糖,物质C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若细胞B为胰岛A细胞,则物质C将被运往全身.
(2)若细胞B为T细胞,则物质A为抗原,物质C在体液免疫中作用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3)在寒冷环境中,若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则可间接影响其分泌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此时与物质B有协同作用的信息分子是肾上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叫作群落的丰富度
B.由于种群没有空间特征,所以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种群呈镶嵌分布
C.不同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D.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信息传递或者共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部分病菌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接近100%.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
A.细菌的种群密度一直在降低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
B.调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可对某学校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査
C.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实验中,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尽可能排除微生物的干扰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的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内皮素(ET)是一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与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有着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内皮素功能异常与内皮素主要受体ETA有关,科研人员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实现了ETA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其过程如下(图中SNAP基因是一种荧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识别序列为CCCGGG,限制酶XhoⅠ的识别序列为CTCGAG).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TA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的原因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过程①中需要用逆转录酶处理,过程③中,限制酶XhoⅠ切割DNA形成的黏性末端是-AGCT(或).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避免目的基因及载体的任意连接).
(3)图中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还缺少终止子,鉴定ETA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需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ETA基因作探针.
(4)已知荧光显微镜可以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来判断SNAP基因是否表达及表达量.因此,利用SNAP基因与ETA基因结合构成融合基因,目的是检测ETA基因能否表达及表达量.
(5)人皮肤黑色素细胞上有内皮素的特异受体,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使黑色素增加.美容时可以利用注射ETA达到美白祛斑效果,原因是ETA能与内皮素结合(减少了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内皮素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了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