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外正内负,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把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
(3)如甲图所示,当a处受到刺激时,电流计将怎样偏转?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乙图,原因是甲的冲动只在纤维上传递,乙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化学信号转换(突触延搁作用)(2分).
(5)如图丙是神经纤维上某点静息时的电位,画出它受刺激以后的电位变化.

分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测定静息电位的方法:插入膜内的是尖端直径<1μm的玻璃管微电极,管内充以KCl溶液,膜外为参考电极,两电极连接到电位仪测定极间电位差.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受刺激后形成的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不管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均为跨膜电势差.

解答 解:(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时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2)图甲中的电极都位于膜外,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需要把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3)当a处受到刺激时,会发生电位逆转成为外负内正,并产生局部电流回路,将神经冲动传到未兴奋部位,经过电流计时,电流计的左侧为动作电位,而右侧为静息电位,这样就具有电位差,产生电流,使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方向为向右).当神经冲动继续传导至电流计的右侧,使得右侧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左侧恢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这样又产生可电位差而产生电流,使电流计的指针又发生一次偏转(方向为向左).所以电流计的指针总共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
(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时,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一系列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突触延搁.
(5)产生的动作电位的电位变化见答案.
故答案为:
(1)外正内负  钠离子   钾离子  
(2)把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  
(3)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乙     甲的冲动只在纤维上传递,乙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化学信号转换(突触延搁作用).
(5)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的产生与传递的机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母方减Ⅱ中 B.母方减Ⅰ中 C.父方减Ⅱ中 D.父方减Ⅰ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b激素和[d]甲状腺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细胞代谢而增加产热量.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则其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d激素;当d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馈调节.
(4)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图中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加.
(5)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4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场所和食物也不同,其种间杂交一般不育.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生殖隔离,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变异,它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由于不同岛屿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自然选择.
(4)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不断被淘汰,有利变异则不断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遗传因子组合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A:雄配子A=1:1
C.AA:aa=1:1D.A:a=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果蝇是遗传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此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如图表示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图A中的朱红眼性状与深红眼性状的遗传不会(选填“会”或“不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果蝇的眼色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但不知道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请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一对基因的位置:
亲本选择:现有纯合的红眼雌雄蝇及白眼雌雄蝇,则所选雌果蝇表现型为:白眼,雄果蝇表现型为:红眼;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若子代果蝇中雌果蝇都表现为红眼、雄果蝇都表现为白眼,则位于X染色体上;
若子代果蝇中雌雄果蝇都既有红眼,也有白眼,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图C所示,请回答:
①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
②F1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为3:5,雄果蝇能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
③从F1中选出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各一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frac{7}{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一)科学家在深海火山周围的热泉(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中发现大量的硫细菌,研究者从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蛋白酶的硫细菌SM06,它通过氧化硫化物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同化二氧化碳进行生长,其筛选过程如图甲所示.

(1)硫细菌SM06的同化作用类型为C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研究热泉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ACDE(多选)
A.丰富人们对生物适应性、多样性的认识         B.为研究抗生素的抑菌机理提供原材料
C.对研究生物抗高温、抗高压的机理有重要价值   D.对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一定的意义
E.利用发酵工艺获得特殊的生物制品.
(3)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划线/稀释涂布法接种,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
了杀灭细菌芽孢.
(4)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二)在高温蛋白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乙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1)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C
A.40℃一50℃B.50℃一60℃
C.60℃一70℃D.70℃一80.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均高度有序,且通过自我调控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其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群落是某一区域所有种群的总和,与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D.“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中央电视台曾报道:驻伊美军经过将近一年的艰难跟踪搜寻,终于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老家--提克里特市郊的原野洞穴中,生擒了落荒中的萨达姆.由于近一年来,萨达姆的生活环境条件较差,故其已面目全非,让人很难辨其真伪.假如你是一位专家,你认为在美国情报局原来已经获得萨达姆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哪种鉴定方法最可靠?(  )
A.研究嫌疑人的牙齿结构、成分和年龄,然后进行分析判断
B.鉴定指纹特点,并与档案中指纹相比较,进行确认
C.检测嫌疑人口腔中上皮细胞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并与档案中的相比较
D.检测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RNA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并与档案中的相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