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b和c区细胞
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a和b区细胞
C.①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比②过程长
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O等,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等。现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B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M。果蝇M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现象
D.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师大附中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直接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___________________。
(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红蛋白含量直接相关
C.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后,其运输氧的能力不受影响
D.形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相关。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 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 。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的转换形式是 _ 。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 和70mg/L的荧光素溶液(过量)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
图中 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 。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质量均为Xg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由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变化量 | O2相对浓度(%) | |||||||||
0 | 1% | 2% | 3% | 5% | 7% | 10% | 15% | 20% | 25% |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3 | 0.35 | 0.35 | 0.6 | 0.7 | 0.8 | 1 |
CO2释放量(mol) | 1 | 0.8 | 0.6 | 0.5 | 0.4 | 0.5 | 0.6 | 0.7 | 0.8 | 1 |
A.在O2相对浓度为3%时,苹果细胞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
B.X 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mol
C.储存苹果的环境中, O2相对浓度为5%较好
D.O2相对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 ;b的实质变化是 。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 。
(3)松鼠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松鼠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 。
(4)该峡谷的河流中某种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取一对金鱼杂交,F1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则F1金鱼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分数形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l/2与1:2 D.1/3与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