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物种甲是某生态系统的某种动物。1949年,将100只某动物新物种乙引人该生态系 统,之后的70年中,两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年)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2019

甲的种群数量(只)

16200

16900

12200

9200

7100

7200

7100

7200

乙的种群数量(只)

100

118

192

240

170

160

170

160

A.在引种最初的4年内,新物种乙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新物种乙的引入不会改变物种甲的环境容纳量

C.种群甲是引起种群乙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

D.若物种甲和物种乙为捕食关系,则二者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从表格数据中看出,乙种群迁入后,甲种群数量下降,而乙种群数量增加,而后乙种群数量降低,在1989年后甲乙种群数量达到平衡。

A、在引种最初的4年内,种群乙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增长率不断下降,所以不是“J”增长,A错误;

B、引入乙物种后,种群甲的环境容纳量降低,B错误;

C、引起种群乙变化的因素还有空间资源,C错误;

D、从表中看出甲降低后乙的数量也降低,所以二者属于捕食关系,甲被乙捕食,二者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DNA分子经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不可能是

A.胞嘧啶B.鸟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或鸟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和循环性。

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______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在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发现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设保持这样的增长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

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D.基因突变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膜上的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BA(脱落酸)又被称为胁迫激素。一般来说,在干旱、寒冷、高温、盐溃和水涝等逆境中,植物体内ABA迅速增加,同时抗逆性增强,如ABA可显著降低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 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现有以下材料:某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脱落酸、蒸馏水等,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BA可显著降低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_______ABA缺失突变体植株随机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在甲组植株的叶片上喷________,在乙组的叶片上喷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记录甲、乙两组植株叶片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

(3)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胆碱能神经元是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材料,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行为的改变来探究AD 发病机制。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s

A

不作任何处理

8.76

112.39

B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ol/L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

15.72

149.73

1)研究小组定位损伤大鼠的脑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具体测试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注射0.5mol/L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其作用可能是鹅膏蕈氨酸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达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目的。B组大鼠的____________能力较差,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并注射药物到一定区域。本实验中,仅做A组实验进行对照,实验设计严谨吗?如果不严谨,请写出C组大鼠的处理方式。____________ C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____________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