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  )
A.人口增多B.臭氧层破坏C.海洋污染D.生物多样性锐减

分析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废物质污染及转移、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枯竭、核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等.

解答 解:A、人口增多不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A正确;
B、臭氧层破坏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B错误;
C、海洋污染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
D、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教材原文填空
(1)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3)人的血友病、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以及雌雄异株植物(如杨、柳)中某些性状的遗传都是伴性遗传.
(4)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5)随着横断山脉地形变化,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基质是蛔虫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主要来自有氧呼吸
D.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D.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违背的是(  )
A.封山育林B.划区轮牧C.填湖造地D.治理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的问题:

(1)图1中细胞呼吸的过程①、②、③、④中,其中产[H]最多的是④(填序号).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大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实验装置甲中,清水中放置一张相同的筒状滤纸的目的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若实验后,甲装置的墨滴不动,乙装置的墨滴左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应如何设置?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
(5)若装置甲墨滴右移12cm,装置乙墨滴左移11cm,甲的对照装置墨滴右移2cm,乙的对照装置墨滴右移1cm,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相对量比值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
B.已知蔗糖合成是吸能反应,则蔗糖合成时伴随着ATP的水解
C.发菜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96只,该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偏大.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BC.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1示.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稳定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2中的曲线C.这个鼠群种群数量大约在20(40/20)只时繁殖最快.
(5)在该草原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红鳍银鲫为杂食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是开发前景广阔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在人工池塘养殖时,主要投喂水蚯蚓、红虫和菜叶等饵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人工池塘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群落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能力.
(2)输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3)红鳍银鲫成鱼银鳞闪亮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红鳍银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基因(填“基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