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 上述体温调节过程只有神经调节
C. 传出神经末梢与甲、乙、丙共同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
D. 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答案】C
【解析】
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上述体温调节过程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增加产热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B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传出神经末梢与甲、乙、丙共同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C正确;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过程,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片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1)在兔的种群中,I、Ⅱ﹣1、Ⅱ﹣2区段中可存在等位基因的片段是_____,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_____片段。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片段。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位于_____,同学们准备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回交实验。实验时应选择F1的雄与亲代的雌交配,通过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进行分析。
若后代_____,则基因位于Ⅰ片段。
若子代雌、雄中后肢都有长有短,则基因位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与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及应用有关的问题:
(1)微生物相关实验常常要求进行无菌操作,如在使用三角瓶时需依次用 ______________、牛皮纸封口后进行灭菌,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过程中采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如图固定化装置进行葡萄糖发酵制酒精,图中 a 是 ____________,该实验中其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________、无氧且温度和 pH 适宜等条件下进行。在发酵过程中 葡萄糖浓度不能过高,否则 __。在使用较低浓度葡萄糖溶液过柱时,反应柱流 出液中仍有葡萄糖, 其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答出 2 点)。
(3)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杆菌,酒精发酵旺盛时,醋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酸的原因是 _______。为了测定酵母菌的活细胞密度,将待测菌液稀释 1000 倍后, 经等体积的染色剂溶液染色( 活细胞无色,死细胞蓝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规格 2mmx2mx0.1mm,有 25 个中方格),理论上计算 5个中方格的活细胞数不应少于 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 3×109 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4)用比色计测定某种果醋中的葡萄糖含量,需要制作____的标准曲线。实验中一般不能更换比色杯,若制作标准曲线时的比色杯光程小于测定样液的比色杯光程,测得的样液中葡萄糖含量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甩,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①曲线a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②用激素b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会引起茎叶生长速度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胚胎干细胞分裂分化潜能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细胞形态判断,4种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细胞②
B.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细胞的原因是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C.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特定蛋白不同
D.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自体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据图回答:
(1)叶绿体中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适宜光照条件下此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中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此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二中的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植物在图二中的乙~丁阶段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丁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4)写出图一细胞中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为某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其中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此DNA片段中作为转录模板的是②链
B. 该肽链中有5个“—CO—NH—”的结构
C. 决定苏氨酸和甘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CC、GGG
D. 该DNA上碱基对发生替换一定导致肽链结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 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
(1)拟进行如下杂交:
♂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
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________。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________性状。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佳杂交组合是________,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________(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
(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________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________中完成。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____。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________。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________的基因重组有关。
(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