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会形成细胞板,将一个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B.过程④产生不同形态组织细胞,是不同细胞含有不同的DNA导致的
C.过程①、②、③、④依次使细胞的全能性逐渐增加
D.生物体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还是将生长素分解,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D.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下丘脑与某些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为垂体
B. 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 当体液中激素c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激素a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对某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害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所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害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其数学模型为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鼠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进而影响其出生率并降低该种群的密度。
(4)该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_____。
(5)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演替的方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为疫苗注射的时间)。下列叙述哪个不正确( )
A. 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识别它们的B细胞特异性不同
B. 注射一次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血浆中长期存在
C. 白细胞介素—2可以加强上述反应
D. 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2、3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4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B.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4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在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系谱图,调查发现Ⅱ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Ⅳ1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Ⅲ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3
D.Ⅱ2和Ⅲ2个体都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日,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稻”亩产1365公斤,创下了我国双季稻产量新高。研究发现水稻的 7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d 与水稻的产量相关,D 基因控制高产性状,d 基因控制低产性状。水稻至少有一条 7 号染色体正常才能存活。研究人员发现两株染色体异常稻(体细胞染色体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株甲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为________,请简要写出区分该变异类型与基因突变最简单的鉴别方法________。
(2)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若要确定D基因位于正常还是异常的7号染色体上,请试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实验证明D基因的位置(请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
(3)经实验确定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低产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则具体原因是________。
(4)若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注:产生配子时,假设三条互为同源的染色体其中任意两条随机联会,然后分离,多出的一条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一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沙棘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沙棘叶肉细胞一段时间,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棘叶肉细胞中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可消耗[H]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黑暗开始后DE段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12小时的光合产物______(填“较多”“相等”或“较少”)。
(4)研究发现,沙棘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较多,其意义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