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适当提髙温度能加速图示细胞融合过程
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组成细胞膜的元素包括C、H、O、N、P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约占)50%和蛋白质(约占4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占2%~10%).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解答 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不是蛋白质,A错误;
B、温度能使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因此适当提高温度能加速图示细胞融合过程,B正确;
C、由题图可知,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由集中状态到分布均匀状态,膜蛋白发生了运动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细胞膜的成分是蛋白质、磷脂和糖类,元素组成有C、H、O、N、P,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从生物膜的成分分析其元素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温度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影响,解题时要和流动镶嵌模型图结合起来去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无机盐不参与下列哪种物质的组成(  )
A.血红蛋白B.纤维素C.磷脂D.叶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B.一个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子是一个新物种
D.地理隔离的形成,标志着产生了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上面分别挖一个口径相同的洞,并在洞内各插入一支口径与洞口相同的玻璃管,甲玻璃管内注入3mL清水,乙玻璃管内注入3mL浓盐水,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变动情况是(  )
A.甲、乙中均降低B.甲、乙中均升高
C.甲中升高,乙中降低D.甲中降低,乙中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状态的细胞图象(如图所示)这三种洋葱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
A.乙>甲>丙B.丙<乙<甲C.甲<乙<丙D.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可以确定的是(  )
A.A为ADP,B为ATPB.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D.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有葡萄糖、O2和水,这三种物质参与有氧呼吸反应过程的阶段分别是(  )
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把混有反位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以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B.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C.酶由于被蒸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D.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充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
B.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C.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