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 |
B. | 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发生了基因重组 | |
C. | 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
D. |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 解:A、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够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其实质是基因重组,A错误;
B、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发生了性状分离,其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蓝藻属于微藻,通常包括蓝球藻,念球藻,颤藻等 | |
B. | 影响微藻生物的因素只有PH,光照,温度 | |
C. | 研究微藻可能用于改善土壤pH,从而间接调节土壤肥力 | |
D. | 微藻既有直接价值又有间接价值,应受到易地保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组合 | F1 | 测交 | 测交子代 |
正交:F1(♂)×黑身残翅(♀) | 灰身长翅50%,黑身残翅50% | ||
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 灰身长翅 | 反交:F1(♀)×黑身残翅(♂) | 灰身长翅42%,黑身残翅42%,灰身残翅8%,黑身长翅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Ⅱ、Ⅵ过程的原理依次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
B. | Ⅲ过程的育种方式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 |
C. | Ⅵ过程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形成,最终使染色体数加倍 | |
D. | Ⅳ→Ⅴ过程培育新品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培育出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 |
B. | 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肌肉中3个,神经中枢中3个 | |
C. | 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 |
D. | Ⅲ可以接受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两病的遗传特点相同,均与性别无关 | |
B. | II1和III4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XB | |
C. | IV1基因型为AaXbYB的概率是$\frac{1}{8}$ | |
D. | IV1为雌鼠时,同患两种病的概率是$\frac{1}{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合肥校级期末)胰腺外分泌部能分泌消化酶(如胰蛋白酶等);内分泌部能分泌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可以溶解于酒精,在一定的酸性液体环境里仍具有生物活性.科技小组甲为提取胰岛素,在室温下,把正常牛的胰腺粉碎,加酒精充分混合后过滤,经检测没有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他们又对提取的过程进行改进:手术结扎胰管让外分泌部萎缩死亡,再取该胰腺粉碎,加酒精充分混合后过滤,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1)改进实验前未能提取到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原因是 ;改进后能提取到有 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原因是 .
(2)科技小组乙在研究甲小组的方案后,发现了在酸性环境下把胰腺粉碎,用酒精也能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原因是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再提出一个能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新的实验思路(简要回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