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①、②、③代表中心法则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茉莉细胞中A分子含有的元素是
 
,C分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2)HIV病毒体内含有小分子a
 
种,小分子b
 
种.
(3)①②③过程中,消耗ATP的有哪些过程?
 
;发生碱基配对的有哪些过程?
 

(4)小分子b通过
 
(化学键)相连而形成B,小分子c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称为
 

(5)不同种生物经过①合成的各新A生物大分子之间存在着三点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专题: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A→B→C,进而推测出A是DNA,B是信使RNA,C是蛋白质;单体a表示脱氧核苷酸,单体b表示核糖核苷酸,单体c表示氨基酸;元素X表示N、P,元素Y表示N.
解答: 解:(1)据分析可知,A为DNA,故紫茉莉细胞中A分子含有的元素是C、H、O、N、P,C为蛋白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N.
(2)HIV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不含DNA分子,故体内不含有小分子a脱氧核糖核苷酸,小分子b核糖核苷酸有4种.
(3)①为DNA的复制过程,有DNA和DNA的碱基配对,②为转录过程,有DNA和RNA的碱基配对,③为翻译过程,有RNA和RNA的碱基配对过程,故三过程均需消耗ATP;也均有碱基配对过程.
(4)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而形成RNA,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称为肽键.
(5)不同种生物复制形成的DNA不同,是由于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造成的.
故答案为:
(1)C、H、O、N、P    C、H、O、N
(2)0   4     
(3)①②③①②③
(4)磷酸二酯键   肽键
(5)碱基的数目不同、碱基的比例不同、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基本单位和组成元素以及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推断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过程
B、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运输过程
C、c过程一定消耗能量
D、浆细胞能够依靠d识别相应的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液D、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D、人体内的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核与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相互作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通过mRNA决定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质为细胞核的代谢提供酶、ATP和原料等条件
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实现
D、细胞质中的DNA决定着细胞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天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天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激素是
 
,在此过程中
 
(填激素名称)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2)香梨果实采收后30天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的影响时,细胞的结构会遭到损伤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加,结果细胞内含物会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
①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②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60株,去除残留组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6只烧杯,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编号为1、2、3、4、5、6号;
第三步:
 

第四步:1、4号烧杯置于冰水中;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去除烧杯中的幼苗.将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请回答:
(1)第一步去除残留组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的目的是
 

(2)补充实验步骤:第三步:
 

第四步:1、4号烧杯置于冰水中;
 

(3)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4)实验的因变量是
 

(5)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带来实验误差.在实验的设计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是:
 

(6)第五步将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溶液的电导度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是某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的实验结果;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是甲乙两种细胞器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请回答:

(1)据图1所示,经过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
 
;DF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C点和B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
 
(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观察图3中两种细胞器时需染色的是
 
(填“甲”或“乙”),所用染色剂是
 
.甲、乙两种细胞器中消耗水的具体部位分别是
 
 

(4)若图2中的B点气体交换情况如图3,则图2中的B点对应图1中的
 
点,图2中的C点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生化反应的场所肯定是细胞器的是(  )
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B、呼吸酶的合成
C、有氧呼吸
D、二氧化碳的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