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 | |
B. |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
C. |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 |
D. | 生态缸的建立除了需要外界环境提供阳光,还需要提供O2等物质 |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解答 解:A、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A正确;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正确;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C正确;
D、生态缸的建立需要外界环境提供阳光,但不需要提供O2等物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 | |
B. | 若丁是乙分裂而来,则丁一定不是卵细胞 | |
C. | 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B | |
D. |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D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 |
B. |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 |
C. | 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D. | FG段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量在此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 | |
B. | 与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 |
C. | 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 |
D. | 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