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D.生态缸的建立除了需要外界环境提供阳光,还需要提供O2等物质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解答 解:A、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A正确;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正确;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C正确;
D、生态缸的建立需要外界环境提供阳光,但不需要提供O2等物质,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那么:

(1)这种化合物叫多肽,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D.
A.B.C.D.
(2)若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每种各一个,重新合成新的物质,最多可形成6种.这是由于形成它的基本单位的排列顺序不同造成的.
(3)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颜色呈紫色,这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写结构式)的缘故.
(4)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形成一条环状的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1782,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0个,含肽键99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
B.若丁是乙分裂而来,则丁一定不是卵细胞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B
D.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其中D点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FG段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草→羊→人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在此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
B.与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比较,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C.羊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为了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揭示了乙烯(C2H4)促进果实成熟的机制,①~⑧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看出,它不是通过细胞膜的糖蛋白识别的,但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促进果实成熟.
(2)纤维素酶基因、纤维素酶、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
(3)③过程需要细胞质提供酶(R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ATP等物质.
(4)研究RNA转移最好选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合成RNA的原料.
(5)外界提供的、自身合成的乙烯均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部位的细胞中合成,体现了细胞生理状态发生改变的最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A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③表示的物质是蛋白质 (糖蛋白).
(2)若②表示的信息分子是抗利尿激素,则图A中靶细胞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速度一般比神经调节的速度慢.
(3)若要通过实验探究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可先切除若干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小鼠的甲状腺,然后随机均分成二组,并测量,然后一组注射适当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中可以小鼠的耗氧量来作为测量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的茎尖(根尖)(填结构)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诱导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
(2)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的基因,也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3)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农杆菌中 Ti质粒的T-DNA上,构建出基因表达载体后,将其导入马铃薯受体细胞,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细胞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形成完整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Ⅵ处为一定浓速度的NaOH溶液,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以下实验.据图分析回答: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CO2(物质)含量增加.
(2)与(1)相同条件,给装置Ⅰ中的植物适量的含18O标记的水、无机盐,同时给予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处的O2(物质)多于D处.小鼠体内含18O的物质是H2O.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生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减少;原因是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减少C处液面上升.(上升、下降)
(4)在(3)中条件下,Ⅰ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光合作用下降.一段时间后,Ⅲ中的小白鼠体内乳酸(物质)将会略有积累.
(5)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黑暗处理1h,罩内CO2含量增加了25mg;再给以lh的充足光照,罩内CO2减少了36mg,共合成葡萄糖45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则光下呼吸作用强度为30CO2/mg•h-1.上述连续2h的实验,植物净积累葡萄糖7.5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