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研究者用牛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丙、丁
B、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丙
C、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D、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
分析: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有丝分裂.图中甲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表示处于减一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一后期.
解答: 解:A、甲、丙、丁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甲和丁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的现象,均为初级精母细胞,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可能存在等位基因,因此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C正确;
D、由于卵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中,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而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属时期,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A、生殖隔离的形成
B、生物性状的改变
C、产生新的基因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鼎湖山的一对雌雄昆虫能交配繁殖,有可育的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藏羚羊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段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正处于稳定阶段
D、海南岛的气候适宜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的变化是(  )
A、效应T细胞增殖分化
B、B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
C、产生记忆细胞记住抗原的特征
D、与记忆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1(Dd)由于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D和d),导致F2出现性状分离,下列哪项不是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  )
A、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B、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C、统计子代样本的数目足够多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
 
 
.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
 
.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
(3)体温平衡调节除有激素参与外,还有
 
途径.
(4)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
 

(5)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8.5℃,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
 
 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
(6)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7)在正常的机体内,下丘脑不能直接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而是通过调节垂体间接完成,这种调节形式称为
 
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是(  )
A、细胞寿终正寝
B、细胞中毒死亡
C、由基因决定的程序调控
D、细胞代谢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活细胞中,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永不停止地进行着,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面ATP与ADP循环中的有关问题:
(1)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物质,其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在②过程中,是由于
 
的断裂而释放出能量.
(2)在绿色植物细胞内,与①相应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的.
(3)A1和A2起的作用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中的B是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依靠的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物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
 

(4)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比较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填(不收缩/收缩);刺激b处,肌肉
 
填(不收缩/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