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发酵时间.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延长发酵时间继续进行实验.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肽和氨基酸,脂肪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 解答本题可借鉴腐乳制作的相关原理.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
(2)容器内上层为有氧环境,底层为无氧环境,若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则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延长发酵时间继续进行实验.
(4)大豆到豆豉的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被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
(1)菌种     发酵时间
(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继续进行实验
(4)肽和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点评 本题考查豆豉的制作及相关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识记腐乳制作的原理,能进行迁移应用;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研究发现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使Na+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与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
B.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该种植物的耐盐性
C.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完成分裂
B.借助显微镜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C.取材时可以选取诱导处理的洋葱根尖约0.5~1cm
D.制作装片的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frac{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frac{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Ⅱ(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CB.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不合理.应和对照组处理相同,应检测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是否明显增加.
(4)图中内容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类囊体,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结构c为细胞质基质.
(3)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②受阻(填编号),原因是水稻缺水,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吸收的CO2减少,从而影响暗反应.
(4)水稻灌浆期(光合作用较旺盛)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①受阻(填编号).
(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水稻生理代谢的影响时,实验测得相关生理代谢数据: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为0.4mol/cm2叶•小时,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O2释放量是1.0mol/cm2叶•小时,则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1.4(mol/cm2叶•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