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研究人员调查某生态系统中的某种生物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如下.结合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该种生物为草鱼,根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第四年的捕捞量=(N-$\frac{K}{2}$)
B.若该种生物为害虫,则每年控制量在$\frac{K}{2}$~N之间
C.若仅从该种群分析,第7年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一般会降低
D.若该种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则第1年至第3年能量传递率大于第4年至第7年

分析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在$\frac{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在种群达到$\frac{K}{2}$值时开始捕捞,才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解答 解:A、根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则捕捞后剩余量为$\frac{K}{2}$,即第4年种群数量为N,则捕捞量为(N-$\frac{K}{2}$),A正确;
B、若该种生物为害虫,则每年控制量应该是越多越好,B错误;
C、第7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一般会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2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边不会改变,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如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l:相传,清康熙八年,安徽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在京城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完的豆腐长了白毛,舍不得丢弃,就将豆腐装入坛内撤盐腌了,再密封起来,秋末开坛意外制成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腐乳.
资料Ⅱ:19世纪中期,法国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是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
(1)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源远流长,是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其中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其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控制在15~18℃;加盐腌制,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3)从资料Ⅱ中看出,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无菌技术中,对操作者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消毒,对金属用具、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要进行灭菌,其中,培养基只能用高压蒸汽灭菌.
(4)通常在一环境中微生物有多种混合在一起,若要对某种微生物进行纯化,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包括(  )
A.普遍性B.频率很高C.随机性D.不定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对羧基苯甲酸(C7H6O3)是一种有机污染物,对动、植物都可以造成严重危害.如图描述了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羧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本实验用到的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若欲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4h并观察、记录结果.培养基中的对羧基苯甲酸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2)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增大降解对羧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浓度(比例);④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除了要加入目标微生物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外,还要加入琼脂(物质),除了图中所示的接种方法,微生物接种还常用平板划线法.
(3)⑥为对照组,设置的目的是说明通过富集培养得到了(欲分离的)目的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为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一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从图二中可以看出:DNA是由两条平行且方向相反的长链组成.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2)图中1代表的化学键为氢键.与图中碱基2相配对的碱基是鸟嘌呤,由3.4.5组成的结构称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不同生物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到相应刺激后有特定的mRNA合成
B.B细胞分化成记忆B细胞后,其膜表面接受抗原的受体类型已改变
C.用青霉素可以有效治疗肺炎,这属于主动免疫
D.被狂犬重度咬伤后,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开始合成相应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科学实验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外壳与噬菌体DNA分开
C.拜尔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排除光的干扰
D.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多倍体中蛋白质含量常常会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图①~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四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
C.④一定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导致的
D.③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等位基因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眼;当个体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白眼;其它类型表现为红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由此推断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a基因的频率为$\frac{1}{2}$.
(3)F2中表现型为白眼的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frac{1}{4}$.
(4)若选择上述实验中不同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不能(填“能”或“不能”)使杂交后代中白眼果蝇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判断理由是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__,而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