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 若图一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C. 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D. 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在30℃(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假设光照强度不影响温度的变化)”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 图甲曲线中,XY段、YZ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
(2) 据图甲曲线:恒温30°C时,若缺镁的培养液中生长的相同的植物进行此实验,则Y点向______ (左或右)移动。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则Y点将向_______ (左或右)移动。
(3)利用图乙装置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读数是______(净光合作用或实际光合作用)。如果想要测定相同条件下的细胞呼吸,需要进行的处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图2是植物所具有的应激性,即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 地性。下列关于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根的向地性是重力影响的结果,茎的背地性是光刺激影响的结果
B. 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 图2中c点的生长素浓度若对应图1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则图2中d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在图1中的A、B之间(不包括A、B两点)
D. 图2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若对应图1中G点的生长素浓度,则图2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在图1中的G、K之间(不包括G、K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F是________,G是________。
(2)A与C有两种数量比例关系:______和______,每个C上含有______个D,每个D可以由______个E组成。
(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_____。除细胞核外,______和______中的D也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6)在E构成的链中,与1分子G相连接的有______分子的F和______分子的H。
(7)遗传信息是D中______________排列顺序。
(8)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通过A上的______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__________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
B. 种群呈现“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天敌、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等
C. “J”形曲线代表的种群,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且无K值
D.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形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09年夏末,台风“莫拉克”过后,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大面积干旱,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下列有关水的作用错误的是
A. 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B. 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C. 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D. 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B. H+/K+-ATP 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
C. 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
D. 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 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尝试从光合细菌中提取类胡萝卜素,流程如图:
(1)将少量污泥样品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铵盐和谷氨酸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图中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进行过程②操作时,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右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浸提离心干燥后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萃取剂应该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鉴定萃取样品时,若标准样品点样偏少,则其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会___________________(偏远、不变、偏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_;③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④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_。
(2)以上②③④合称_____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___作用。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