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
A.红细胞中的 Na+进入血浆
B.细胞外液中的 O2 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 K+进入神经细胞
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分析 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解答 解: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
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正确;
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C错误;
D、血浆中的碘,以离子的形式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区分识记能力.考生要能够区分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识记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③;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③⑤⑥;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若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DNA的是c,图甲中④产生的子细胞的细胞核内,a、b、c的数量分别为2、0、2.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B、b,图乙中由C到D段形成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渴感,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渴感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试管牛”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采集牛的卵母细胞可以直接从卵巢中获取.采集牛的精子常用假阴道 法.
(2)采集gIJ的精子需要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中,用化学药物诱导精子获能.
(3)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经过人工培养成熟,才能与获得的精子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4)操作A叫做胚胎移植,其适宜时间是胚胎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阶段.
(5)所获得的“试管牛”的体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来源是一半来自良种母牛,一半来自良种公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C.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D.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加丰富多彩。

(1)工业生产上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果胶酶,选用的微生物通常是 ,在提取果胶酶后,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以便将其更好的应用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2)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 (微生物)外,还必须保持 条件。

(3)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  )
A.T细胞B.B细胞C.效应T细胞D.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1925年荷兰科学家高特和格兰德尔做了丙酮抽提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抽提出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层后,测得其表面积是原来细胞膜面积的2倍.实验结果说明(  )
A.细胞膜由脂质构成B.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C.脂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磷脂分子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结构X为突触.图2中③为突触小泡.
(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