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的配子并能用于形成正常受精卵的是
A.B.
C.
D.
【答案】D
【解析】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雌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XX,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3+X);雄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XY,因此产生的精子有两种:3+X和3+Y。
A、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根据性染色体的情况,应该为雄果蝇的体细胞,A错误;
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内有2条性染色体,即X、Y同时存在,不是正常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B错误;
C、该图细胞中虽有4条染色体,但是含有2条性染色体,少了一条常染色体,不是正常的配子,C错误;
D、该图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其中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属于果蝇的雄配子,可以参与受精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此种突触处可发生兴奋的双向传递
B.NE是一种神经递质,其释放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NE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释放属于负反馈调节
D.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会引发后膜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某反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表示人泌乳的部外调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3可知泌乳过程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此反射过程的发生必须保证图1中abdef的完整
B.图1中f是感受器,即传入神经末梢,也指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C.图2中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会穿过B处的结构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D.图3中泌乳素和催产素均通过血液运输,含量很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B.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对性染色体
C.此图表示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D.此图表示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有6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黑茶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保健价值的微生物发酵茶。渥堆处理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在细菌、霉菌、酵母菌等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茶原料经过发酵形成叶色黑润、香气纯正的品质。
【1】下列不参与黑茶发酵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A.B.
C.
D.
【2】黑茶加工过程中,优势菌种的鉴定很重要。下列不能用于区别霉菌和细菌的结构有__________。
A.线粒体B.细胞膜C.细胞核D.核糖体
【3】下列茶叶成分中,可作微生物生长所需氮源的有__________。
A.水溶性糖类B.蛋白质C.氨基酸D.NaCl
茶叶中含多种物质,其中茶多酚具有杀菌消炎作用。为研究茶多酚的抑菌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抑菌实验。表1是不同pH条件下、茶多酚浓度为40g/L时的实验结果。
菌种 | 抑菌圈直径(mm) | ||||||
pH=4 | pH=5 | pH=6 | pH=7 | pH=8 | pH=9 | pH=10 | |
沙门氏菌 | 14.0 | 13.7 | 13.8 | 14.3 | 15.5 | 14.6 | 12.5 |
蜡状芽孢杆菌 | 16.0 | 15.5 | 14.7 | 15.7 | 17.4 | 15.6 | 13.5 |
大肠杆菌 | 11.8/p> | 12.9 | 12.7 | 13.8 | 15.0 | 14.4 | 12.8 |
【4】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微生物培养和抑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培养基的配制步骤依次是称量→溶解→调节pH→定容→灭菌
B.培养基在62℃下灭菌15~30分钟
C.用无菌玻璃刮铲将细菌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D.培养时培养皿不能倒置
【5】结合表1中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有__________。
A.不同pH条件下,茶多酚对同一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同
B.相同pH条件下,茶多酚对三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相同
C.pH=8时,茶多酚对三种细菌的抑制效果均最强
D.可推测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制效果在pH=8时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不同激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____________内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⑤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__________。另一方面,人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渴感,使人能够主动饮水,从而促进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如果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长期过度服用含激素③的食物,则体内激素②的分泌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因为激素的分泌有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在寒冷环境中,③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也增加,人体耗氧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二者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图中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______________,使之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与它作用相反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5)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通过信息分子经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从而消灭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就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的。但是,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制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免疫。
(6)由上面内容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为氨基酸,则其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氨基酸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形成肽链,形成肽链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若②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②是______________,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3)若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③一定是_____________,其在组成成分上与RNA不同之处体现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④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能将其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用该染液染色时,冲洗浮色要用酒精,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回答: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特点。
(3)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3)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