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列有关遗传科学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孟德尔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阐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
B、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因此其并没有阐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错误;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历程,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及得出的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森林、草原、荒漠、苔原4种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
A.荒漠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苔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系统中物种数B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则该鼠种群密度是40只/hm2.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狐、鹰和蛇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偏大、偏小)
(3)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是(  )
A.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变小,酶的活性降低,水的含量减少
C.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
D.癌变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某物种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可使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是已知染色体状况:(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D.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细胞未必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病毒侵入组织细胞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即可淸除病毒
C.二次免疫具有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4支试管A、B、C、D,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A.
(2)试管A、B形成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试管A、C形成对照,说明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进而使酶失去活性.
(3)在加入斐林试剂检验之前,试管D中剩余的物质有水、多肽、淀粉和胃蛋白酶.
(4)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①据图1分析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因而能与酶的活性位点相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和强酸(选填“高温”、“低温”、“强酸”).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②图2中代表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抑制剂的曲线分别是乙、丙.当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庆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