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专题:
分析: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蛋白质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A正确;
B、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并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制作了细胞分裂的模型,C正确;
D、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若让F2中的黑色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  )
A、3 
1
6
B、2 
1
6
C、3 
1
9
D、2 
1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波斯猫,性情温文尔雅,深受人们的宠爱,堪称猫中贵族.波斯猫毛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若如图1所示为一只黑色波斯猫(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一个是
 
,另一个原因是
 

(2)两只黑色波斯猫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波斯猫,则这两只黑色波斯猫的基因型是
 
,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波斯猫的概率是
 

(3)波斯猫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性状.
(4)现有多对黑色杂合的波斯猫,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波斯猫,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第一步:
 
,得到F1
第二步:选择F1中的波斯猫进行杂交.请在下面方框内用遗传图解的方法简要说明鉴定F1中红色雄性波斯猫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糖和脂肪B、蛋白质和水
C、脂肪和蛋白质D、胆汁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骡子,骡子能够正常生长,但不能生育后代.这种现象称之为
(  )
A、杂交育种B、人工诱变
C、生殖隔离D、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形成2个四分体
B、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的时期一定不是M1后期,乙图处于丙图中的D→E段
C、图丁中如果发生从a→c的变化,则一定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D→E段;图丁中d是不可能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下列与蛋白质有关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多聚体,它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共同参与血浆蛋白的形成
C、蛋白质和氨基酸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D、有些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自身合成,有些氨基酸则必须从外界获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的时间演替后能形成树林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育种方式是
 
,依据的原理是
 
,其不足之处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2)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3)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使用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4)如果上述植物是二倍体油菜,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