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增加,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增加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神经和体液(激素)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分析 激素的调节机制一般是分级调节机制,由下丘脑分泌相关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关的腺体,在这个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根据题意激素最后作用的腺体是甲状腺激素,所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解答 解:(1)激素A是由下丘脑分泌出来的,所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元素,没有碘元素甲状腺激素就无法合成,所以人体内缺乏碘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合成减少;碘元素属于无机盐,而且碘元素运往甲状腺细胞是逆浓度运输,所以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3)当人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的刺激会传递给下丘脑,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加,进而使得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神经(下丘脑和传入神经等)又有激素的参与,所以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而当血液中该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或促进这种激素的分泌这一过程叫反馈调节,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也就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会抑制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  主动运输
(3)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激素)
(4)下降  (负)反馈

点评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一多肽链,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谷氨酸(C2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此多肽中谷氨酸的个数为(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某生物小组将某种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抑制也越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伸长生长

B.植物根尖生长受到抑制是乙烯作用的结果

C.该实验说明了根尖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呈负相关

D.该实验说明了乙烯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测试(十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在 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 喝剩的葡萄酒防止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式表示)

(3)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在培养过程中,植物激素的浓度、

和用量的比例都影响实验结果。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 ,有利于根的分化。

(4)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 ,使用水中蒸馏法又会产生 的问题,所以一般釆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等进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中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2)大熊猫种群中有很多变异类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和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3)如图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多方面性.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倍体西瓜Aa经秋水仙素诱导后变成了四倍体西瓜,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4:1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侓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frac{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干燥的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要“饮水”,也吃不到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米虫(  )
A.生命活动不需要水B.从空气中吸收水
C.消化淀粉时产生水D.利用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果蝇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下表是两只亲本果蝇交配后,F1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灰身
红眼
灰身
白眼
黑身
红眼
黑身
白眼
雄性$\frac{3}{15}$$\frac{3}{15}$$\frac{1}{15}$$\frac{1}{15}$
雌性$\frac{6}{15}$0$\frac{1}{15}$0
(1)形成基因B与b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应测定5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果蝇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图甲、乙表示基因B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甲、乙两图中能表示基因B表达过程的是乙.若B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1:1.
(3)己知果蝇某一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4)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①实验中发现,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任何一种双重隐性个体眼色都是白眼,而野生型的暗红色眼是由两种不同的色素--朱红色和棕色在眼中积累导致的,那么白色(白色/朱红色/棕色)眼色对应的等位基因控制另外两种眼色的表达.
③现有一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I.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frac{1}{2}$,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II.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frac{1}{4}$,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III.如果测交后代暗红色占$\frac{1}{8}$,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A、B、C、D、E五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相同,而且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组别实验材料提取核物质时加入的溶液去除杂质时加入的溶液DNA鉴定时加入的试剂
A鸡血蒸馏水95%的酒精(25℃)二苯胺
B菜花蒸馏水95%的酒精(冷却)双缩脲
C人血浆蒸馏水95%的酒精(冷却)二苯胺
D人血细胞2mol/L的氯化钠溶液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双缩脲
E鸡血蒸馏水95%的酒精(冷却)二苯胺
(1)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C、D,其原因是人的血浆中没有细胞结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选用这些材料得不到DNA或得到的DNA很少.
(2)实验步骤(不包括实验材料)均正确,但得不到DNA的组别是D.
(3)沸水浴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A、E;蓝色较淡的组别是A,其原因是冷却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较佳,该组使用的是25℃的酒精.
(4)B组实验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菜花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被破坏,得不到DNA(应采用研磨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