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 解:(1)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2个、至少含有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2个.
(2)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7-2=55个;在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的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7-2=55个、因形成二硫键脱去的氢分子数=二硫键数=3个,该过程相对分子质量减少55×18=996.
(3)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混合后可作为检测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若将其中的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至0.01 g/mL可作为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①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用上述试剂可以检测,①正确;
②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②错误;
③胃蛋白酶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可以用上述试剂鉴定,但使用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01 g/mL,③正确;
④以上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而不能鉴定RNA,④错误.
故答案为:
(1)2 2
(2)55 996
(3)C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检测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明确还原性糖和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 |
B. | 上述过程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 |
C. | 这一过程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 |
D. |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 |
B. | 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 |
C. | 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 | |
D. | 各种酶的最适条件都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 |
B. | b的分泌物作用的靶细胞可以是多种细胞 | |
C. | 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 |
D. | 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 |
B. | “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是资源、空间有限等 | |
C. |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 |
D. | “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⑤ | B. | ②③④⑤⑥ | C. | ①②③⑥⑦ | D. | ③④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梨汁 | |
B.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种子 | |
C. | 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黑藻叶 | |
D.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紫色甘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 B. | 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 ||
C. | 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 D. | 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