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微生物诱变后的筛选环节极为繁杂,定向筛选常用来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氮MM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该培养基中营养缺陷型菌株能存活但不能繁殖.CM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可满足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已知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培养结果推测:1培养皿中是CM(或完全)培养基,2培养皿中是MM(或基本)培养基,MM培养基浓缩缺陷型后需洗涤和稀释,才能涂平板进行母皿CM培养,假设只进行10-1,10-2和10-3三级梯度稀释,简述获得第三级梯度10-3的操作步骤:从10-2稀释液中取样1mL,加9 mL无菌水摇匀,弃去1 mL,即是10-3梯度.
(2)诱变后筛选出的营养缺陷型菌株是在MM培养基上不生长,在CM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为验证该菌株是营养缺陷型,可以将菌株再次接种在MM和CM培养基,对比生长状况.
(3)MM培养基加青霉素的目的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加青霉素后培养能浓缩缺陷型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野生型因能在MM培养基繁殖而被杀死(营养缺陷型因不能在MM培养基繁殖而被保留).
(4)无氮MM培养基培养2小时的目的是保证诱变出的营养缺陷型不繁殖,防止营养缺陷型因分裂遭误杀(或耗净营养缺陷型在CM培养基中吸收的营养物质).

分析 由于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野生型细菌生长繁殖活跃,合成细胞壁受阻而被杀死,缺陷型细菌处于休止状态不进行细胞壁的合成,将诱变处理后的存活个体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可以淘汰大部分野生型菌株而“浓缩”缺陷型菌株.
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选择培养营养缺陷型菌株菌种的过程,梳理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分析综合做出解答.

解答 解:(1)无氮MM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该培养基中营养缺陷型菌株能存活但不能繁殖.CM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可满足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根据图中显示1号培养基上微生物数目较多,2号数目较少,可以推断出:1培养皿中是CM(或完全)培养基,2培养皿中是MM(或基本)培养基.假设只进行10-1,10-2和10-3三级梯度稀释,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第三级梯度10-3,具体操作步骤:从10-2稀释液中取样1mL,加9 mL无菌水摇匀,弃去1 mL,即是10-3梯度.
(2)由于CM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可满足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因此诱变后筛选出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在MM培养基上不生长,在CM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为验证该菌株是营养缺陷型,可以重复实验,将菌株再次接种在MM和CM培养基,对比生长状况.
(3)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由于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野生型因能在MM培养基繁殖而被杀死(营养缺陷型因不能在MM培养基繁殖而被保留),因此加青霉素后培养能浓缩缺陷型.
(4)为了保证诱变出的营养缺陷型不繁殖,防止营养缺陷型因分裂遭误杀(或耗净营养缺陷型在CM培养基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氮MM培养基培养2小时.
故答案为:
(1)CM(或完全) MM(或基本)     从10-2稀释液中取样1mL,加9 mL无菌水摇匀,弃去1 mL,即是10-3梯度
(2)在MM培养基上不生长,在CM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        将菌株再次接种在MM和CM培养基,对比生长状况
(3)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    青霉素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野生型因能在MM培养基繁殖而被杀死(营养缺陷型因不能在MM培养基繁殖而被保留)
(4)保证诱变出的营养缺陷型不繁殖,防止营养缺陷型因分裂遭误杀(或耗净营养缺陷型在CM培养基中吸收的营养物质)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设计并完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雌果蝇在某常染色体隐性基因(e)纯合时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若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代雄果蝇中共有3种基因型

B.F1代中雌雄比例接近1?:2

C.F1代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占1/5

D.雌果蝇性反转前后遗传物质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蜜蜂群中,工蜂没有繁殖能力的原因是因为工蜂是单倍体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核糖体在行使此功能时有水生成
C.豌豆的圆粒变为皱粒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假设人的身高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个显性基因对身高的贡献相同且有叠加效应,则一对基因型均为AaBb的夫妻所生孩子的身高表现型为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表示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如表是相应条件下该植物的部分生长指标.
光照强度平均叶面积
(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13.68264.33
20.37684.17
28.47523.87
(1)叶绿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中层析速率最慢的是叶绿素b.
(2)据图和表中数据分析,该植物适应弱光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据此推测,喜阴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可能较高(填“高”或“低”).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的CO2吸收量较少(填“较少”、“相等”或“较多”).
(4)对强光下生长的该植物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净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内膜与[H]结合生成水B.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
C.在线粒体基质中被消耗D.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多种多样B.多细胞生物由多种细胞构成
C.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D.发菜与酵母菌基本结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
C.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杂交,子代均为高茎玉米
D.杂合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代出现白眼雄果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给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提供不同的温度,测定其在不同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强度的相关数据,绘制曲线如图所示,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7klx光照强度、30℃条件下,限制番茄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B.番茄幼苗长期处在3klx光照强度、30℃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C.2klx光照强度、20℃条件下,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所需的光照强度20℃时比30℃时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