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
年份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
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
(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上表所示变化,这种保护属于易地保护,2003年起大丰麋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以后若要调查野生麋鹿种群数量,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麋鹿种群中性别比例将逐渐接近1:1.
(2)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开展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观察发现,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米花草,其生态学意义为有利于本地物种的保护,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 1、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
3、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解答 解:(1)麋鹿引入保护区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属易地保护;麋鹿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麋鹿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麋鹿是XY性别决定生物,从雄性个体产生含X或Y的配子,可以确定,种群新出生后代的性别比接近1:1.
(2)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开展剧烈搏斗,这种种内斗争将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的改变属于次生演替;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米花草,其生态学意义为有利于本地物种的保护,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易地保护    标志重捕法      S      1:1
(2)信息传递     定向改变
(3)次生演替   有利于本地物种的保护,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点评 本题以江苏生态保护的实例为背景,考查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群落演替、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组成不全部属于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的是(  )
A.氨基酸  核苷酸  无机盐   激素
B.血清  激素   维生素   有机盐
C.核苷酸  维生素  血清   无机盐
D.有机盐   维生素  氨基酸  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并层析,层析结果如图(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强光照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
B.色素Ⅰ、Ⅱ含量增加可导致叶片变黄
C.色素Ⅲ、Ⅳ主要吸收红橙光、蓝紫光
D.画滤液线时,画得越粗层析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面的叙述与呆小症有关的一项是(  )
A.婴幼儿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B.新陈代谢过于旺盛
C.生殖器官发育正常D.幼儿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右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当植物表现为顶端优势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C.不可能有两个促进生长效果相同的不同浓度
D.a~d之间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面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做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利用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蓝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①、③两处的颜色分别是蓝色、紫色,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图乙是通过纸层析方法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BCD(多选).
A.各种色素的元素组成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D.色素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是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思路是(  )
A.在对花生子叶的脂肪染色时,若发现整个视野范围都呈现橘黄色时,可用盐酸洗去浮色
B.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分离色素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越大,表示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D.在测定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时,可用酸性重络酸钾来鉴定CO2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4:1:1:4.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填“遵循”和“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遵循(填“遵循”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测交后代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显性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具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做出了如下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若上述假说正确,则用F1自交,其后代中aabb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洋葱细胞里有8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8条、16个B.16条、16个C.16条、32个D.32条、3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