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15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两代,然后收集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 )
A.全部位于下层 B.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上层
C.全部居中 D.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下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据图分析不正确是( )
A.图中共有五个突触
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
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C
D.④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①的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是( )
A.裸岩阶段→苔藓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C.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四校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人食用后,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某些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