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配子 雌配子 | A | a |
A | 不能识别 | 能识别 |
a | 能识别 | 能识别 |
备注:假设所有卵细胞均能完成受精作用. |
A. | ${(\frac{2}{3})}^{n}$ | B. | ${(\frac{3}{4})}^{n}$ | C. | $\frac{2}{{2}^{n}+1}$ | D. | $\frac{{2}^{n}+1}{{2}^{n+1}}$ | ||||
E. | $\frac{2}{{2}^{n}+1}$ |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frac{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frac{1}{2}$)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frac{1}{2}$;杂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
分析表格可知,A雌配子和A雄配子不能识别,因此因此形成AA基因型的后代.
解答 解:根据正常的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n代,后代中AA占$\frac{1}{2}$(1-($\frac{1}{2}$)n),Aa占($\frac{1}{2}$)n,aa占$\frac{1}{2}$(1-($\frac{1}{2}$)n),但是由于没有AA个体,因此Fn中圆形叶植株所占比例=$\frac{(\frac{1}{2})^{n}}{1-\frac{1}{2}(1-(\frac{1}{2})^{n})}$=$\frac{2}{{2}^{n}+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出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体和纯合体所占的比例,解题关键是明确后代不存在AA纯合子个体,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把H20和CO2合成糖类
B.C02被固定为C3化合物必须在黑暗中进行
C.光合作用产生的C6H12O6,其C和O都来自CO2
D.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处理前 | 用鱼滕酮处理后 | 用乌本苷处理后 |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
K+ | 145mmol | 5mmol | 11mmol | 5mmol | 13mmol | 5mmol |
Mg2+ | 35mmol | 1.4mmol | 1.8mmol | 1.4mmol | 3.5mmol | 1.4mmol |
A. |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 |
B. | 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 |
C. | 鱼滕酮对K+和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 |
D. | K+和Mg2+也可以以自由扩散的形式通过细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的变异来源属于基因重组 | |
B. | 玉米单倍体基因组中含11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 |
C. | 图中所示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染色体可发生联会 | |
D. | 若图中所示的亲本杂交,F1有四种表现型且出现了表现型为无色蜡质的个体,说明亲代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不考虑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 |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 |
B. | 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5℃条件下不能生长 | |
C. |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10℃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 |
D. |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