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唾液淀粉酶适宜的PH为中性,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上升到7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  )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分析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人体中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7左右,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pH为7左右时,酶的活性最强,pH超过7左右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人体唾液淀粉酶在pH为2时,因pH过低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活,溶液pH从2上升至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再恢复.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人体中唾液淀粉酶为素材,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对生物学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f,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b、c、d、e、g.(填字母)
(2)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 (填凋亡或坏死)完成的.
(3)图中HIV主要侵染的细胞是b(填字母),该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部分造血干细胞进入胸腺发育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2-24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B.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D.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调节机制及其作用原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仅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而且还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糖原、脂肪的合成.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2)图中因抗体1的产生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3)写出图中使胰岛素分泌增多的反射弧葡萄糖感受器→传人神经→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此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最多有4200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A:T:G:C=2: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实验小组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出现了如图的层析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跟乙相比,甲可能是研磨时未加SiO2
B.出现乙图现象可能是研磨时未加CaCO3
C.丙图现象可能是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
D.甲、乙、丙三图中乙图最接近实验事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不用染色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都是通过囊状结构增大膜面积
C.都含有DNAD.都含有成分相同的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图A结构为细胞核,4为核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图B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期,判断依据是核膜逐渐解体,出现染色体.此时细胞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2:1.
(3)A、B、C三个图象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B,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不适合以马铃薯块茎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
A.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B.验证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CO2
C.检测植物组织中非还原糖的存在
D.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生物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