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长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 |
B. | 光照、温度等的变化不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 | |
C. | 植物体中只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种激素 | |
D. | 植物生长素进入人体内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因为人体中缺少识别生长素的受体 |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 合成部位 | 存在较多的部位 | 功能 |
生长素 |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
赤霉素 |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
细胞分裂素 | 主要是根尖 | 细胞分裂的部位 | 促进细胞分裂 |
脱落酸 | 根冠、萎蔫的叶片 |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乙烯 | 植物的各个部位 |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 促进果实成熟 |
解答 解:A、生长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但生长素的作用才具有两重性,A错误;
B、光照、温度的变化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而引起植物体内激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B错误;
C、植物体中体内主要含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种激素,C错误;
D、生长素进入人体内不能发挥作用,因为人体中缺少识别生长素的受体,进而起不到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D、d在4 号染色体上。如果用此植物验证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验证孟德尔定律,需要统计一个较大的实验样本
B.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统计叶形、株高或花色都可以
C.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统计叶形和花色或株高和花色都可以
D.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纯合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杂交再让F1测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②和⑥组成磷脂分子,其中②表示亲水性的头部 | |
B. | 图中④是糖蛋白,是判断细胞膜内外的依据 | |
C. | 图中③表示蛋白质,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功能越复杂 | |
D. | 图中⑤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生物膜包括两层磷脂双分子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昆虫卵的数量 | |
B. | 改造后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数量比例增加可能与植食性昆虫种类增加有关 | |
C. | 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数量明显减少,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 | |
D. | 改造后苹果椿象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少是种内竞争加剧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向“耐药性”细菌方向变异 | |
B. |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定会使病菌进化成新物种 | |
C. | 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 |
D. | 因基因频率改变,细菌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F1 | 灰身长翅 | 黑身长翅 | 灰身短翅 | 黑身短翅 |
雄性 | $\frac{3}{12}$ | $\frac{1}{12}$ | $\frac{3}{12}$ | $\frac{1}{12}$ |
雌性 | 0 | 0 | $\frac{3}{12}$ | $\frac{1}{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 |
B. |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 |
C. | 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 |
D.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人可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被免疫系统清除 | |
B. | 此人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 | |
C. | 上表中免疫活性物质是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 | |
D. | 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能发生特异性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