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物质).
(2)从同化作用看,蓝藻与硝化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它们均属于 .
(3)从细胞结构看,蓝藻区别于酵母菌的主要特点是 , 蓝藻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4)图中含有色素的膜性结构④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答案】
(1)核糖体(或者③);ATP(或者三磷酸腺苷)
(2)蓝藻利用光能,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生产者
(3)蓝藻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核膜和核仁);细胞质和细胞膜(或细胞质)
(4)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解:(1)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或者③),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或者三磷酸腺苷).(2)从同化作用看,蓝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它们均属于生产者.(3)从细胞结构看,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蓝藻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核膜和核仁),蓝藻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和细胞膜(或细胞质).(4)图中含有色素的光合片层膜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精析】利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 )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组成蛋白质的肽链数量和空间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_______和_______过程。
(2)如果②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_______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②和③在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c表示_______,其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色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若图中多肽a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①中至少含有_______个碱基对。
(4)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B.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0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NADPH是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情况,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故属于基因重组
B. 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C. C1D2和D1C2转录翻译产物可能发生改变
D. C1D2和D1C2可能成为C、D的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如图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图甲中,正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________(填数字);图①与图②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有不同之处,与此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图甲中对应图乙中BC段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丙表示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和DNA数量变化,图中(一)→(二),完成了图乙中________段的变化。
(3)图甲中细胞①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DNA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