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该操作目的是(  )
A.破坏感受器B.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C.破坏神经中枢D.破坏传入神经

分析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2、反射的类型: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

 反射类型形成时间反射弧特点 刺激 神经联系 意义  举例
简单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脊髓、脑干)事物本身固定、不会消失适应不变的环境吃酸梅分泌唾液
复杂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由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事物的属性,如酸梅的形态、颜色、语言、文字暂时、可以消退适应多变的环境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解答 解: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因此,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该操作目的是破坏神经中枢.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脑的组成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脑的组成及功能,掌握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机盐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B.人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三种条件分别为:不更换培养液;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B.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捕食者无关
C.曲线①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量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D.若在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 h后,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
B.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C.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可以在校园中学生群体随机抽样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麦田中的主要食物关系,图丙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与岩石体积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涉及的食物链是D→B(用图甲中的字母与箭头表示 ).
(2)图乙中田鼠繁殖期间需要更多食物,联系此食物关系,田鼠机体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主要是田鼠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意思相近可给分如动物尸体)和鼬和蛇捕食鼠所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
(3)图乙麦田退耕后,人们在其中种植了部分本地树种,这种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 (填“方向”“速度”或“方向和速度”).与麦田相比,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原因是树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4)图乙植物和田鼠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 (填“双向”或“单向”)的.
(5)图丙可看出植物的种数取决于岩石体积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若干组实验装置,在25℃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测定每次实验数据并求平均值,多组实验数据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光照强度(lx)液滴移动(mL/h)
10左移2.0
210000
32000右移0.2
44000右移1.6
56000右移3.4
68000右移6.0
710000右移6.0
(1)为了研究细胞呼吸的强度,可采用的组别是1,实验装置中溶液X为NaOH(或二氧化碳缓冲液).
试剂.引起液滴向左移动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此条件下植物体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若光照强度由8000lx突然降低到2000lx,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升高(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其原因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还原氢减少.
(3)光照强度为6000lx光照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此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可表示为5.4c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流感病毒的变异以甲型最为常见,其与世界性大流行有密切联系.“甲型H1Nl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表面的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参与免疫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溶菌酶、淋巴因子、抗体等.
(3)免疫反应中抗原指的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是指“H”和“N”结构的改变,尽管只是微小的变异,也可使病毒能够轻易躲过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其的监控、识别和清除,使人体再次受到流感的侵袭.
(4)与健康人相比,HIV感染者更容易患甲型H1N1流感的理由是HIV感染者T细胞受损,免疫机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其是“”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在e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D.在b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果要获得优质野生酵母菌最好在葡萄园的土壤中采样,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 。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 。接种时升高温度到 ,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_____ _。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________。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

(填“减少”或“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