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洋葱体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下列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
A.根毛区细胞B.根尖生长点细胞C.种子胚乳细胞D.花粉粒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形成(0→4N),前期出现,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解答 解:A、根毛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始终为8对,即2N=16条,A错误;
B、根尖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即4N=32条,故能看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B正确;
C、种子胚乳细胞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受精极核由1个精子(染色体数为N)和两个中央极核受精形成,中央极核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故受精极核的染色体数为3N=24条,C错误;
D、花粉粒中含有的精子是减数分裂产生的,染色体数为N=8条,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秋•兰州期末)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主动扩散 B.协助扩散

C.具有渗透性 D.细胞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
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虎皮鹦鹉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可以用A、a和B、b表示.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二者的等位基因a和b均不能指导色素的合成也不影响其它基因的表达,如果不能合成色素则表现为白色.其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

(1)虎皮鹦鹉属于鸟类,其性别决定为ZW型,雄鸟的性染体组成为ZZ,雌鸟的性染体组成为ZW.
(2)由上可知:
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或多(两)对基因控制.
(3)若将纯合蓝色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绿色,基因型为AaBb,再让子一代的雌雄个体互交,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黄:蓝:白=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结构协调配合的结果
B.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比糖类脱氢多、耗氧多、产水多、放能多
C.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D.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酶,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中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此时该细胞中一定能观察到完整的核膜和核仁.
D.图中新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不具有选择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水稻穗大(A)对穗小(a)是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是显性,)无芒(C)对有芒(c)是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用穗小、抗病、无芒(aaBBCC)水稻和穗大、不抗病、有芒(AAbbcc)水稻杂交,希望从F3中选出10个穗大、抗病、无芒(AABBCC)的纯合株系留种,则从F2中现在表现型为穗大、抗病、无芒的水稻进行自交的植株数至少为270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
如图1为人工构建的某种类型的质粒运载体.
表1
质粒重组质粒
ClaⅠ5.4kb6.7kb
SalⅠ5.4kb2.1kb  4.6kb
PstⅠ5.4kb1.6kb  5.1kb
(1)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C(多选).
A.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
B.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
C.质粒运载体只有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表达
D.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
(2)以HindⅢ和BamHⅠ切取目的基因和质粒,并置换质粒HindⅢ和BamHⅠ之间片段构成重组质粒.针对质粒和重组质粒采用表1中限制酶切割,所切片段长度见表1,由此判断目的基因内部含有哪些酶切位点含有ClaⅠ、PstⅠ、SalⅠ酶切位点,并说明判断依据质粒上原的一个ClaⅠ位点被目的基因置换后,重组质粒仍被ClaⅠ切为线状,故目的基因中必然含有一个ClaⅠ位点;同理原质粒上存在一个PstⅠ、SalⅠ位点,重组质粒用PstⅠ、SalⅠ后有两个片断,故目的基因中必然各含有一个PstⅠ、SalⅠ位点..
(3)已知质粒上的SalⅠ与PstⅠ区域长度为2.5kb,若用SalⅠ和PstⅠ联合酶切重组质粒,则参照表1数据可判断酶切产物中最小片段的长度为0.5kb.
(4)描述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和BamHⅠ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成重组质粒.外源目的基因之所以能“插入”到质粒的DNA内,原因是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目的基因与质粒具有相同的末端,碱基互补而连接(或不同生物DNA的结构具有统一性).
(5)基因工程是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经过受体细胞的分裂,使目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扩大,再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出工程生物或生产基因产品的技术.下列支持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论有D
①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          ②基因可独立表达
③基因表达互相影响            ④DNA作为遗传物质能够严格地自我复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已知BamHI的识别序列如图所示,用BamHⅠ限制酶切割外源DNA,切开的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之间相连的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进行的时间为有丝分裂间期.
(4)乙图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5)若将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三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