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人体细胞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糖经①形成C6H12O6的过程,可发生在包括肝脏在内的所有组织细胞中
B.若X代表丙酮酸,C6H12O6中的O经过②→③转移给H2O
C.C6H12O6和脂肪形成的X,经⑤过程只能形成某些种类的氨基酸
D.通过②、④过程,C6H12O6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抗体的制备经历了细胞学层面和分子学层面两个合成途径的研究。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免疫学称细胞A为___________,该细胞的免疫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免疫。
(2)过程①至②获取的抗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过程,Y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
(3)③至⑥流程获取抗体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技术。
普鲁兰酶能高效催化支链淀粉的水解,因而在葡萄糖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将来自长野芽孢杆菌的普鲁兰酶编码基因pul导入大肠杆菌中,可实现其高效表达。
(4)工程中用于装载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大多数质粒是一种______。
A.单链DNA B.双链DNA
C.单链RNA D.双链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背景)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减少畜禽机体对抗有害微生物的消耗,降低畜禽机体感染疾病概率,故而被养殖场广泛使用.但是饲料中添加使用抗生素不当会直接危害人体和畜禽的健康.我国科学家耗费多年心血研发的专利“无抗生素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实现了生鸡的全程无抗生素饲养.这项技术被誉为“饲料工业的一场革命”,用这种发酵饲料喂养的鸡被称为“无抗鸡”.
(实验原理)据研究表明,饲料中使用某种特定的芽孢杆菌能促使酵母菌和乳酸菌大量繁殖,占数量优势,同时有效杀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有害菌.随着酵母菌、乳酸菌生长代谢,饲料中一些大分子物质不断被降解,一些小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饲料营养价值得到提升.
(实验设计)
实验组别(X) | 添加的成分 | 实验变量(Y) | |||
Y0 | Y1 Y2 Y3 | ||||
对照组(X1) | 饲料 | 无菌水 | 生产用菌粉 | ||
实验组(X2) | 饲料 | 外源芽孢杆菌 | 生产用菌粉 |
(实验结果)
(1)在包装好的饲料包中,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制成的生产用菌粉中首先增殖的微生物、pH的变化趋势是_____。
A.酵母菌 上升 B.酵母菌 下降 C.乳酸菌 上升 D.乳酸菌 下降
(2)在本实验中,若Y0为实验前各菌种的数量,那么Y1、Y2、Y3表示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证明了_____。
(实验扩展)
(4)若想进一步了解饲喂该发酵饲料与原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对鸡的生长速度的影响,需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项目并按实验的先后排序(可重复)_____.
①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鸡若干,分组 ②生长状况相似的母鸡若干,分组
③测量各组鸡的平均体重 ④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发酵饲料
⑤分别饲喂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⑥分别饲喂普通饲料、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⑦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
(5)青霉素能杀灭细菌的原理是_____。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
B. 图甲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 图乙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 图甲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一个有白化病患者家系的系谱图。以下关于此家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个体7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
B.个体4的父母中一定有一位是白化病患者
C.个体2一定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D.个体3一定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Ⅰ、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对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某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色素 | 叶绿素a(单位:mg/g) | 叶绿素b(单位:mg/g) | 类胡萝卜素(单位:mg/g) |
相对清洁区 | 2 | 1 | 0.5 |
轻度污染区 | 1.8 | 0.8 | 0.5 |
中度污染区 | 1.4 | 0.6 | 0.5 |
重度污染区 | 1.2 | 0.5 | 0.5 |
(1)叶绿体色素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使用无水乙醇提取,再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4种叶绿体色素分离。
(2)下图为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色素带c为________________色。
(3)请以光合作用过程出发,据表分析污染加剧对植物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适合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的阳生植物和适合在荫蔽环境中生长的阴生植物。人们猜测在光照有限的情况下阴生植物仍能正常生长是因为其叶绿素含量较多,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阴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实验材料:
绿萝(阴生植物)若干株,非直射光源,遮阴设备若干(可达成不同比例的遮阴等效果,如50%、65%、80%等),提取色素的相关材料及测定色素含量的设备。
实验步骤:
(4)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培养三周。
(6)第三步:每周在各组取等质量生长情况相近的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在此过程中应加入_______来避免叶绿体色素遭破坏。
(7)第四步:测定含量并在表格记录结果。表格设计为:
____________
第五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此图表示植物细胞融合的过程,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体细胞后得到A、B细胞方可进行细胞融合操作,得到的C就是所需的重组细胞
B.如果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可以直接使用仙台病毒对A和B进行促融,得到重组细胞C
C.若此图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则用到了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D.若此图为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则获得成功导入C(重组DNA)的受体细胞D需经植物组织培养后才能长成我们所需要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造成肌肉麻痹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轻者肢体发育不良,重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影起脊髓灰质炎的病毒为属于单正链RNA病毒(+ssRNA),该病毒进入靶细胞后,其核酸可直接翻译,合成的功能蛋白进入滑面内质网促进病毒自身的复制.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和增殖过程如图示意.
(1)图中结构A表示__;过程“2”表示__; 参与过程“8”和过程“9”的酶是__。
(2)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入侵特定的宿主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表面有相应的__(结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宿主细胞主要是__。
A感觉神经元 B中间神经元 C 运动神经元 D肌肉细胞
(3)如果用35S和32P标记脊髓灰质炎病毒,则该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可在宿主细胞内测到的放射性元素是__。
(4)过程“4”和“5”中一个RNA 能翻译成P1、P2、P3三种蛋白,原因是__; P2、P3表示功能蛋白,则P1表示__蛋白。
(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复制场所是[]__.假设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中含有碱基A、C、G、U的数量分别为a、b、c、d,则病毒RNA复制出一个子代病毒RNA的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核苷酸数量为__。
(6)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其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__(不包括宿主细胞本身的遗传信息传递)
(7)疫苗的研制,对于预防传染病起到积极的作用.常用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属于减毒的活疫苗,下列有关减毒活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不定项选择)
A减毒活疫苗是改变原病毒蛋白质外壳,而核酸不改变
B减毒活疫苗是改变原病毒的核酸,降低其破坏力,但是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基因不改变
C减毒活疫苗去除原病毒的核酸,但保留蛋白质的外壳
D减毒活疫苗进入人体后,能生长繁殖,对身体刺激时间长
E 减毒活疫苗对人体刺激时间短,产生免疫力不高,需多次重复注射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