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
B.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C.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D.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要相等

分析 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3、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解答 解:A、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
B、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B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B和Y移向同一极所致,B正确;
C、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含有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细胞,C错误;
D、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每只小桶中两种彩球数目要相等,但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不一定要相等,D错误.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伴性遗传、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掌握性状分离比实验的相关过程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叶绿体实验常选择叶绿体数量多而体积小的细胞来观察
B.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需对材料进行染色
C.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分别用甲基绿、吡罗红的单一染液对细胞染色,可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物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华山中学高二下月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 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 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 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 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 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 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 个荧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华山中学高二下月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⑤过程中不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将PrG导入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浆B细胞

D.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自交不亲和性是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多方向性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伸长(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下表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亲本组合S3S4♂×S1S2S1S2自交S1S2♂×S1S3
花粉管萌发情况S3、S4花粉管都能伸长S1、S2花粉管都不能伸长只有S2花粉管能伸长
①将基因型为S1S4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为S1S2、S1S4;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S1S2、S2S4.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完成受精
②在杂交育种时,用两种自交不亲和的植株做亲本,可以省略杂交过程的去雄 操作.
(3)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S2所在Ⅱ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为父本(父本或母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个体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
Ⅰ.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50%,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
Ⅱ.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0,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之外的其它部位.用遗传图解分析Ⅰ情况(转基因亲本基因型S4M,亲本表现型不做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抗原X.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①(填“①”或“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3)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它们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此项技术称为胚胎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为许多酶的附着提供了广阔的膜面积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高尔基体,故无法合成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生化机制如图1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据图判断,报春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2)若基因型AaBb×AaBb的亲本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黄色=13:3.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亲本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3)将一个报春花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进行有丝分裂2次,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有1条染色单体被15N标记.
(4)科学工作者欲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报春花品种,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
(5)若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报春花的原生质体和水仙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报春花-水仙”杂种植株.此技术涉及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