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题    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收。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1)设计实验步骤。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B题  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答案】

  

 【题目一句话】考查的是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答案】(1)①取甲、乙2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②甲组的根系给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的根系完全抑制呼吸,其它重要条件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

(2)①若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一样,说明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不是主动吸收;②若乙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植物根系对该物质是主动吸收。

【分析】在确定实验步骤时,要特别注意变量一定要单一,要排除其他干扰变量。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验证性实验的结果结论是确定的,探究性实验的结论是不确定的,结论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三种,在做探究性实验的结论时,一般从这有一个方面来考虑就行了。

高考考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要求是C〕、实验设计〔教学要求是II〕。

【易错点】学生不知道怎么设计变量,在这个题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这是设计这个实验变量的依据。

【备考提示】在平时讲解题时要注重对比,找变量,以及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题目一句话】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答案】(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1红

【分析】细胞质遗传有两个特点:一是后代性状总是与母本一样,二是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所以这道题就从细胞质遗传总是具有母本性状,和细胞核遗传具有一定分离比这两个原理来设计实验,用正交和反交就可以知道后代是否总具有母本性状,

高考考点】基因分分离定律〔教学要求是D〕、细胞质遗传〔教学要求是B〕

【易错点】关健是实验原理的确定,细胞质遗传是母系遗传,后代总保持母本的性状,而细胞核遗传与父本、母本都有关。

【备考提示】高考试卷答题情况反映出许多考生的审题不清、表达能力不高,不能应用科学语言进行叙述,从而造成失分多。实验设计几乎是高考的必考试题,所以平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学会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因为许多考生是在最后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做最后的生物实验题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08江苏卷)选做题

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A题。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08江苏卷)选做题

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B题。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进性腺激素,目的是             。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           。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右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               期开始的标志。

(2)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3)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07江苏卷)选做题

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B题.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             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             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                   以便进行筛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            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            再包裹合适的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7年江苏单科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简答题

 选做题(7分)

    本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并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   

    A题.发酵工程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实际,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                                。目前采用①________已经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                   新菌种。

  (2)在发酵过程中,产物源源不断地产生。这说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采用了               的发酵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发酵菌种为             ,常需增加通氧量。当发酵生产的产品是代谢产物时,还要采用②                     等分离提纯的方法进行提取。

B题.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             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             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                   以便进行筛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             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             再包裹合适的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