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图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

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C

【解析】

试题分析: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作用.

【解析】
A、毛霉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所以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故A正确.

B、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故B正确.

C、加卤汤、密封腌制,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同时使腐乳具有一定的香味,在此条件下毛霉不能生长增殖;故C错误.

D、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移到烟草DNA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A.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

B.中心法则

C.基因分离定律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2.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07?茂名一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①》教材】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动植物患病,但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回答有关微生物及其应用的试题:

(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加的唯一氮源为 尿素 ,这种培养基称为 选择 培养基.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皿盖上会凝有水珠,防止水珠落人培养皿造成污染,还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挥发

(3)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 稀释涂布平板 法.在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防止接种环上有其它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以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4)荔枝是岭南佳果,但季节性强,不耐储藏.如果把荔枝制成果酒,则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在把荔枝制成果酒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荔枝酒的产量.尤其是在制酒的第一步:把水果制成果汁时,出汁率较低,严重影响果酒产量.而果胶酶能明显增加出汁率.为了解对于﹣定量的荔枝果泥,要使用多少果胶酶最合适,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开展探究活动.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

步骤(实验课题名称、结果预测等略).

实验材料和用具:荔枝果泥50ml、质量浓度为5%的果胶酶母液20ml、大烧杯、相同规格试管若干支、温度计、漏斗、量筒、吸管、滤纸等

设计实验步骤:

①取四支试管,编号为A、B、C、D;

②另取三支试管,编号为a、b、c.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人果胶酶母液2ml、4ml、6ml,加蒸馏水至10ml配成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③向A、B、C、D四支试管各加人10mi果泥,并从a、b、c三试管中吸取2ml果胶酶液加入A、B、C三支试管,吸2ml蒸馏水加入D试管;

④将四支试管放在盛有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30min;

⑤分别过滤出四支试管的果汁,并记录果汁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小组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隔3至4天测一次亚硝酸盐的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mg/kg)

腌制天数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5

5

5

3

15

10

7

6

25

12

13

9

30

15

17

13

18

9

11

17

7

4

5

(1)该实验小组是用 目测对比法(比色法) 的方法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配制提取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提取剂的方法是:50g 氯化钡 和50g 氯化镉 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值至 1 .

(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C .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3)进行比色时,加完试剂后要静止15分钟后才能观察样品的颜色并比较,静止15分钟的原因是 反应时间过短,显色不充分,会影响比色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实验结果.(充分显色,确保比色的准确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

(4)发酵过程中,1、2、3号坛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有一个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上升的原因是 开始坛内条件有利于某些杂菌(硝酸还原菌)的生存繁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

(5)1、2、3号坛封坛前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是5mg/kg,但发酵过程中上升幅度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杂菌污染程度与用盐量的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多选)在酸败的剩菜中和一些腌制食品中,含有比较高的亚硝酸盐,因此要避免或者少吃以上食物,以下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B.亚硝酸盐可以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是致癌物质

C.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有致癌作用

D.亚硝酸盐毒性很大,食入微量即可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加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应对葡萄进行反复冲洗以避免杂质的影响

B.制作果醋时应避免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

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以避免豆腐变质、变软

D.制作酸奶时应保证有氧环境以避免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南通三模)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

B.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增大

C.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皮”不易形成

D.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延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安徽一模)某链状多肽由39个氨基酸脱水综合而成,其中含有3个丙氨酸,现用酶专一性的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5个

B.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90

C.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

D.产物中短肽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增加7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3.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商丘三模)下列关于建构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D.生态学家高斯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时,建构了数学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