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细胞壁,这种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原生质体.
(2)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需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请解释原因.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克服元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目前,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5)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合成培养液除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促生长因子以及氨基酸等之外,通常还要添加动物血清.

分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

2、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
培养基性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营养物质(蔗糖)、植物激素等营养物质(葡萄糖)、动物血清等
培养结果植物体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快速繁殖、培育无毒苗等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
分散处理
脱分化
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激素的使用:
激素使用情况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解答 解:(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去除植物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后得到的结构为原生质体.
(2)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植物体细胞杂交得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克服元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目前,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5)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合成培养液除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促生长因子以及氨基酸等之外,通常还要添加动物血清.
故答案为:
(1)细胞壁       纤维素酶和果胶       原生质体
(2)脱分化      再分化      低
(3)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制备单克隆抗体
(5)动物血清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腺苷三磷酸的结构式为(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C.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D.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生长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
B.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
C.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阳光的照射而引起的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B.血红蛋白C.氧气D.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系统,代谢废物除了从c排出,还可以从皮肤排出.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组织液.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5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给低血糖昏厥着注射葡萄糖
B.出汗过多的运动员喝淡盐水
C.糖尿病患者定期服用胰岛素
D.向被毒蛇咬后的人体内注射抗蛇毒血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小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