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B. 血浆、淋巴、组织液都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组织液来自于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
D.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三种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同一个体的5种体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此图能够说明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B.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DNA种类相同
C.RNA聚合酶的合成可能与基因B有关 D.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mRNA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GG为高杆,Gg为中杆,gg为矮杆。B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杆基因,B基因与G基因在调控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B基因和G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科学家利用B基因培育转基因油菜。请回答问题:
(1)操作时,一般先将B基因转入农杆菌,常用质粒作为 ,质粒是一种双链闭合环状的 分子。
(2)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如图1所示)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得到的粘性末端在 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形成的碱基对序列是______(依照图1的形式作答),连接后的序列 (“可以”或“不可以”)用M酶或N酶进行切割。
(3)在含有B基因的DNA片段上,限制酶M和N的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Ⅱ所示空白部分为B基因位置。若采用直接从供体细胞中分离方法提取B基因,可选用酶 来切。
(4)若将一个B基因转移到矮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转基因油菜植株表现型为 。
(5)若将一个B基因转移到中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图3所示)。
①与甲的株高相同的是 。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子代有3种表现型的是 。
②另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B基因插入位置与前四种不同,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图4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插入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20、70和10个,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 55%、45% B. 40%、60%
C. 50%、50% D. 7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技员为测定相对密闭的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测得夏季某一天内的CO2浓度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的图形如图1所示;图2为某一株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棚内CO2浓度位于图1的 6点时,大棚内的CO2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2)假设一天中大棚内的生物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1中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 .
(3)当光照强度适宜且不变,CO2浓度持续下降,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量会 .
(4)从图2中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其中ce段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等于、大于、小于)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5)图1中12时温室中的CO2浓度有所上升,与图2中 段有关.
(6)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3所示.
其中A、C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大肠杆菌内的是
A. 35S B. 32P
C. 35S和32P D. 35S或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