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
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水生植物种类
湖泊采样区域
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
紫背浮萍荇菜金鱼藻苦草马来眼子菜 轮叶黑藻伊乐藻
采样点养殖区1++++++
养殖区2++++++
航道区1+++++++
航道区2+++++++++
注:+表示出现,++表示优势种
(1)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
 
现象,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等环境资源.水生植物种间存在
 
关系.
(2)可采用
 
法调查河蟹的种群密度,若要调查单细胞衣藻的种群密度,应当将单细胞衣藻培养液滴在
 
上进行计数.若要描绘出藻类种群生长的S型曲线,应将单细胞衣藻放在温度适宜,一定浓度的完全营养液及
 
条件下培养,并每天
 
随机取样.
(3)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
 
,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养殖区与航道区优势种类型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河蟹所同化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呼吸消耗、
 
两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原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是
 
,导致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
专题:
分析: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了水生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为群落的垂直结构,调查种群数量的要求是多次取样,求平均值,数据越多,越接近理论值.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优势种群落.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能量流动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和流入下一营养级.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1)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了水生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为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生植物种间存在竞争关系,各类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
(2)河蟹活动能力较强,故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河蟹的种群密度,若要调查单细胞衣藻的种群密度,由于细胞较小,故应当将单细胞衣藻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上进行计数.若要描绘出藻类种群生长的S型曲线,应将单细胞衣藻放在温度适宜,一定浓度的完全营养液及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并每天定时随机取样.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多次随机取样,排除偶尔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优势种,在养殖区,由于河蟹的取食,苦草数量相对较少.
(4)枯草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制作的有机物的去向是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取食、被分解者利用等;湖泊中大型肉食性鱼类的数量较少的原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主要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高的生物获得能量少.
故答案为:
(1)分层  竞争
(2)标志重捕法    血细胞计数板  适宜光照    定时
(3)苦草  河蟹的取食
(4)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点评:本题考查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垂直结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幼苗在水平放置时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在图3中能表示a(茎的近地侧)、b(根的近地侧)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形式为有机物
C、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保持平衡状态
D、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正处于
 
分裂
 
期,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条.
(2)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
 
,其细胞核中含
 
个DNA分子.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字母表示).
(4)将图中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分裂的顺序连接起来(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具有高效性
B、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C、多种激素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
D、吲哚丁酸和乙烯利都是植物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等相关酶
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而ADP的含量很多
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合成多糖形成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10mL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
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
12104.8
8205.4
12103.7
1000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
 
个.
(2)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4)在吸取培养液制片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两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1)人类酿酒的历史已有5000年,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
 
(填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
 
来鉴定,在
 
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
(2)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Ⅱ.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使用的培养基应以
 
作为唯一碳源.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物质的结构通式如图结构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类物质通称为
 
,它是构成
 
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中此类物质约有
 
种,决定其种类不同的是通式中的
 
.若此物质中含有两个氨基(或两个羧基),其中必有一个位于
 

(3)牛胰岛素是由51个此类物质组成的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
 
个肽键,两条肽链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可分别表示为
 
 

(4)当它与另一个同类分子结合成为化合物的方式称为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
 
,可表示为
 
,反应后的产物叫
 

(5)某物质的R基若为-CH2-CO-CH3时,此物质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