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动物体某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两种酶的结合位点都位于DNA分子上
B.②过程生成的mRNA长度与DNA分子的一条链不同
C.b中具有tRNA的结合位点,翻译方向是沿着a从左向右进行
D.该细胞可表示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指导胰岛素的合成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DNA复制的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a表示mRNA,b表示核糖体,c表示肽链。
A、图中①为DNA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这两个过程中两种酶的结合位点都位于DNA分子上,A正确;
B、②为转录过程,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而基因是DNA的片段,因此转录生成的 mRNA长度小于DNA分子的一条链,B正确;
C、b为核糖体,其中具有两个tRNA结合位点,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沿着a从左向右进行的,C正确;
D、胰岛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其核DNA已经不再复制了,因此图示不能表示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指导胰岛素的合成过程,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甲→乙抗利尿激素→丙→尿量
A. 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C. 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
D. 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限制酶EcoR 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乙表示DNA片段,图丙表示质粒及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被EcoR I切割后将产生序列为—TTAA的平末端
B.限制酶作用于图乙中的①,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和③
C.用HindⅢ和Pst I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不会影响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筛选
D.用PstI和EcoR I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有利于目的基因与质粒正确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_,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
(3)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___________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物质的种类、酶的活性
B. 物质甲为酶的激活剂,物质乙和丙为酶的抑制剂
C. 甲、乙、丙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
D. 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下数据(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是J/cm2·a),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含有一条食物链
B. 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62.8J/cm2·a
C.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D. 肉食性动物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上图箭头“微量”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栽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蚕业生产链中,栽桑和养蚕密不可分。中科院最新研究发现,苦味受体基因GR66在家蚕食物选择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利用转基因和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手段获得了其纯合突变体,在正常饲养条件下,GR66突变体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其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蚕宝宝”开始出现“味盲”现象,除了桑叶以外,还爱吃苹果、梨、花生甚至面包等“零食”了,而对照组野生型“蚕宝宝”只吃桑叶或含有桑叶成分的人工饲料。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若家蚕野生型和味盲型由A、a基因控制,黑斑、赤斑由基因B、b控制。现有野生型赤斑雌蚕和味盲型黑斑雄蚕杂交,F1全为野生型黑斑。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题干信息分析,传统的蚕业生产链中 ,栽桑和养蚕密不可分的原因是______。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让F1中野生型黑斑雌雄蚕自由交配进行探究。
①假设这两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有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他两种类型。(用线段表示染色体,用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 甲 | 乙 | 丙 |
基因分布位置 |
_____________
②从F1野生型黑斑家蚕身体的不同部位取一些细胞,将这些细胞中所有控制家蚕野生型和体色的显性基因都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后(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隐性基因及其他基因都不能被标记),发现有少部分细胞不含荧光标记点(不考虑突变),这些细胞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研究发现,F1中野生型黑斑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中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现型 性别 | 野生型∶味盲型 | 黑斑∶赤斑 |
雄性 | 3∶1 | 1∶0 |
雌性 | 3∶1 | 1∶1 |
则两亲本家蚕中雌性家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野生型雄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若从F2中选取味盲型黑斑雄蚕和味盲型黑斑雌蚕,并让二者杂交,则子代味盲型赤斑∶味盲型黑斑=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雌性家蚕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雄性家蚕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通常可形成数量不等的四种配子(两多两少),但是若这两对基因在这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很远,则可形成比例近似1:1:1:1的四种配子,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相似。现有基因型为GGHH和gghh的家蚕品系,两对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请以这些家蚕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下数据(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是J/cm2·a),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含有一条食物链
B. 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62.8J/cm2·a
C.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D. 肉食性动物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上图箭头“微量”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片段)导入动物体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相应疾病的一类新型疫苗。研究表明核酸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且由于核酸更易于修饰与改造,较以往蛋白疫苗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请回答:
(1)研发DNA疫苗时,构建含有病原体抗原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驱动病原体抗原基因转录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将该DNA疫苗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肌肉注射法或__________________。
(3)mRNA疫苗可以由计算机设计、制造并通过高速机器大批量生产。目前用于制造疫苗的RNA有两种,非复制型mRNA和自我扩增型mRNA,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我扩增型mRNA的优点是可在细胞内_____________。mRNA常被包裹在脂质体颗粒中注射到相关人员的手臂肌肉,脂质体颗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常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PCR扩增时每一个循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步,使靶标DNA序列呈指数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_________________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标DNA序列越多,累积的荧光信号就越强。在没有病毒的样本中,因为没有靶标DNA序列扩增,所以就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