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分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消毒和灭菌
消毒 | 灭菌 | |
概念 |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
常用方法 |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
适用对象 | 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 | 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 |
解答 解:(1)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时,经培养,在划线的末端出现单个菌落,表明菌已分离.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
(3)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所以培养基甲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因此培养基乙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4)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自来水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等量无菌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单个菌落
(2)高压蒸汽灭菌 倒置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子分离单菌落 红色
(4)恒温培养箱 等量无菌水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种类及功能;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识记无菌技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组成②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体内共有61种
C.该图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D.若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000个碱基对,则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5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
B. | 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 | |
C. | 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 |
D. | 图中②过程需要氨基酸、tRNA、核糖体的参与,与线粒体无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 |
B. |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面,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 | |
C. | 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 | |
D. |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Q点时,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 |
B. | N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 |
C. | M点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 |
D. | O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生态系统组成 瓶号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泥沙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